揭秘学术大牛“生产线”:大牛们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类别:资讯动态_热门资讯   时间:2023/9/25 8:39:53   点击:168   标签:学术 生产力 女性 机构 个人 研究者 团队 论文 影响力 网络 实验室 人员 天才 大牛 男性 学者 作者 科学 博士后 精英 生涯 声望 故事 职业生涯 导师 行业 学术界 关系 差距 研究生 合作者 学科 和大牛 中心 美国 博士学位 成员 生产线 差异 科学家 数量 资助 毅力 传统 邮件 词汇 牌桌 科学研究 部分 大家 高产 基础 姓名 规模 产量 小威廉 社交性 育儿 资深 事业 极具 职责 地位 男女 研究员 科研人员 前辈 时间 大量 结论 信息 离谱 工作者 原因 关键 科研 才华 斯坦福 教师 成就 超量 中国 领域 介绍信 权力 界大牛 英雄主义 上线 内容 大军 院校 黄俊铭 报告 每星期 名下 激情 文章 环境 优势 坚持不下

图源:Pixabay导读身在学术界,每个人一定都想过有朝一日可以成为学术大牛。如果我们去问学术界的大牛,他们是如何成功的,估计会得到非常积极、正面的回答,比如对科学的热爱、一天只睡几小时的辛苦工作、注重分享的价值观、导师和前辈留下的宝贵教诲。这也是Nature曾经得到的答案。2018 年,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元研究创新中心 (METRICS) 教授约翰·约安尼迪斯 (John Ioannidis) 在Nature发表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调查了2000至2016年每年发表72篇以上的高产作者[1]。每年发表72篇,意味着平均5天左右就会发表一篇论文,这个效率堪称离谱。去掉姓名重复和物理学超大型合作研究的特殊情况,团队给265位高产作者发了邮件,询问他们为什么能如此高产,得到了81份回复。这些答案大多围绕对研究的热爱、刻苦的工作之类的主题。工作、时间、产出、激情,这些凸显个人特质的词汇都是回复中的高频词,涉及合作的词汇出现…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