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潜伏感染者超2亿,全球暂无有效成人预防疫苗!张文宏详解这种传染病

在人类传染病“花名册”中,如果新冠的标签是“新发”,那么结核病便是“古老”。今天(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很多人误以为结核病已远去,但至今,它依然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肺结核约80万人;结核分枝杆菌携带者更是高达2亿人。近年来,上海肺结核疫情整体呈现稳步下降趋势,疫情持续控制在全国最低水平。2023年,上海市共登记肺结核患者5303例,发病率为21.1/10万。华山感染团队深入部分省份进行结核病的防治和宣传工作。图片来源:除备注外,均由采访对象提供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和团队长期致力于结核病的防治及科普宣传。他表示,结核菌入侵人体便“无孔不入”,但并非“不治之症”。加强早期发现和预防治疗,并确保患者规范治疗,才能对抗“耐药”难题,并减少疾病传播。结核分枝杆菌示意图 来源于网络结核病治疗…

卫生健康部门全力开展河北燕郊一店铺疑似爆燃事故伤员医疗救治工作

2024年3月13日7时54分,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一店铺发生疑似燃气泄漏引发的爆燃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支持和指导河北省卫生健康部门做好伤员救治和心理安抚等工作,全力以赴减少伤亡。国家卫生健康委迅速与河北省卫生健康委联系,要求立即派出省级医疗专家赶赴当地开展医疗应急工作。为争分夺秒抢救伤员、尽最大努力减少死亡和残疾,组织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医疗应急专家组的重症医学科、创伤科、神经外科等专业专家与伤员收治医院进行会诊,逐一评估伤员伤情,“一人一策”制定诊疗方案,指导组建专家团队对伤员进行个案管理,全力保障救治效果。安排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创伤、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和烧伤等专业省级专家赴伤员收治医院支持伤员救治。截至3月13日13时,本次事故目前在院伤员14人,其中重伤2人,主要为颅脑损伤、气胸,目前无生命危险…

乔杰委员:适度有序放开冻卵服务限制

冻卵适宜人群的年龄上限为40岁,35岁以下最佳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原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降生。今年,她即将迎来自己36岁的生日。当年,乔杰正在北医三院妇产科攻读硕士学位。作为住院医师的她,见证了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的出生。2003年,乔杰任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此后,她还曾担任北医三院院长。北医三院一直是国内辅助生殖医学领域的重镇。数十年间,辅助生殖领域发展迅猛,全球借助辅助生殖技术诞生的婴儿数量已超1000万人。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有超30万名试管婴儿诞生。与此同时,2021年,国内出生人口数较2016年下降40%,2022年,国内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人口形势进入关键转折期。在乔杰看来,国内生育率持续走低的背后,不仅是育龄人口数和生育意愿的下降,更是自然或病理因素导致的 “想生生不出”等问题。…

乔杰委员:适度有序放开冻卵服务限制

冻卵适宜人群的年龄上限为40岁,35岁以下最佳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原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降生。今年,她即将迎来自己36岁的生日。当年,乔杰正在北医三院妇产科攻读硕士学位。作为住院医师的她,见证了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的出生。2003年,乔杰任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此后,她还曾担任北医三院院长。北医三院一直是国内辅助生殖医学领域的重镇。数十年间,辅助生殖领域发展迅猛,全球借助辅助生殖技术诞生的婴儿数量已超1000万人。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有超30万名试管婴儿诞生。与此同时,2021年,国内出生人口数较2016年下降40%,2022年,国内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人口形势进入关键转折期。在乔杰看来,国内生育率持续走低的背后,不仅是育龄人口数和生育意愿的下降,更是自然或病理因素导致的 “想生生不出”等问题。…

14万人登记、每年移植数仅2万,委员呼吁器官捐献区域共享

“自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刑犯器官,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工作监管和质量控制体系,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供需矛盾仍然是巨大的。”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说。朱同玉 受访者 供图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朱同玉提交了一份《关于完善医学中心城市器官捐献区域共享机制的提案》。朱同玉指出,当前,中国有上百万终末期肾脏衰竭的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每年新发肝衰竭患者人数约为50万-100万人。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2023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登记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数已超过14万人,但每年器官移植的数量不到2万例,大量患者在苦苦等待移植,有的在等待中去世。“当前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器官分配区域与医疗服务区域不匹配。”朱同玉在提案中进一步指出,器官获取和分配基本以省域为界,捐献器官主…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张文宏委员提出四点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新华社 资料图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每年常态化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特别是对婴幼儿、青少年以及老年人带来了很大的医疗负担。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提交了一份《关于缓解秋冬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难题,探索呼吸道疾病医防融合新型健康管理模式的提案》。在这份提案中,张文宏指出,国家高度重视并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但要真正从根本上破解这个难题,还需要在医防融合机制方面继续有突破性的创新,充分应用新技术,赋能基层的诊治能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让老百姓有可以信赖的基层医疗体系,降低季节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大医院资源挤兑、百姓不能得到及时救治的窘境。对此,张文宏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全面建设医防融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

打破国外垄断!近20年研发,多项重大技术难题被攻克

◎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北京宣武医院、上海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杭州第七人民医院……春节前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汪待发依然在四处奔波。他应邀前往各地医院,谈合作、看病例、讲技术、解难题。一位高校科研人员,缘何如此受医院系统欢迎?原因在于汪待发领衔的北航技术团队,研发出了全球首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超100通道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装备,以及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建立了疾病智能诊疗模型。世界首台获中国医疗器械证的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一直以来,对于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的评估和诊断,始终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指标。”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教授袁勇贵介绍,“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很好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黑头发成为“拦路虎”“谁能想到,亚洲人的黑头发竟然成为第一个‘拦路虎’。”谈起多年来研发近红外脑功…

国家卫健委派出医疗专家赶赴江西新余

2024年1月24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一沿街店铺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马晓伟主任和曾益新、雷海潮副主任立即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李强总理批示要求,把救治生命放在首位,立即派出国家级医疗专家,全力指导和支持江西省做好伤员医疗救治工作。我委医疗应急工作负责同志带领呼吸、重症、烧伤等国家级专家赶赴事发地,加强医疗救治指导。为争分夺秒加强高水平救治,1月24日晚,我委组织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医疗应急专家组重症学组组长单位和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主委单位等权威专家,与收治医院连线对伤员逐一会诊。国家专家组会同当地医务人员组成联合救治工作组,指导按照“四集中”原则收治伤员,逐一评估伤情,开展多学科会诊和伤员心理疏导,一人一策制定救治方案并进行个案管理,全力保障伤员救治效果。我委将根据救治需要随时增派医疗救治力量,最大程度保障伤员生命安全。

试管婴儿火了,到底谁需要做?

在针对不孕不育的治疗上试管婴儿一定是最后一步2024年年初的一天,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30岁的刘霖和丈夫坐在门诊外的候诊座椅上,脸上略显疲惫。半年前,刘霖开始到北医三院尝试做试管婴儿,那天是她到医院检查胚胎培养结果的日子。刘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曾自然怀孕过,但当时腹中胎儿被检测出有先天耳聋疾病,需植入人工耳蜗,考虑到经济压力、孩子未来健康问题,她和丈夫放弃生产。后来,刘霖通过基因筛查发现,她和丈夫都是耳聋基因的携带者。医生告诉她,像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尝试“第三代试管婴儿”生育健康的孩子。自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以来,人们对这一技术的探索越来越多。全球因试管婴儿技术而诞生的婴儿超过1000万人。目前,中国是全球开展辅助生殖最多的国家。2022年6月,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每年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婴儿数超过30万…

为了氛围感,多人被“撂倒”!有医院一周救了13人…

一炉一炭,几杯清茶几颗果子,烟火氤氲……近日“围炉煮茶”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的报道频频引发关注据宁波晚报消息12月27日记者从宁波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了解到该院急诊近一周内已救治13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有12名为青壮年,1名为儿童中毒原因大部分是自行在家中“围炉煮茶”、烧烤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急诊科医生赖晓龙称12月24日“一晚上就收(治)了6名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最近这类病人太多了”当晚,35岁的于先生和妻子为了增加氛围感两人搬出围炉煮茶套装结果到了半夜时分妻子感到头晕、浑身乏力没过多久,于先生也出现同样症状夫妻二人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后经过检查二人均被诊断为轻度一氧化碳中毒赖晓龙称患者中有不少是家庭聚集型“一来就是一家好几口”12月中旬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也接到3名女性患者就医她们在屋内关门围炉煮茶三人同时被一氧化碳放倒所幸就医及时记者注意到此前还…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