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月亮:从神话诗歌到奇幻科学的人类探索史

原标题:神奇的月亮:从神话诗歌到奇幻科学的人类探索史中秋节,为大家推荐一本《月亮:从神话诗歌到奇幻科学的人类探索史》,它讲述的是在人类开始用科学手段探测月球乃至于登月以前,关于月亮的一些冷知识和冷故事。撰文|(徳)贝恩德·布伦纳今天中秋节。不管你有没有出游,有没有月饼吃,甚至有没有放假,都不影响只要不阴天,晚上抬头就可以过节——多看看那圆盘似的、明晃晃的月亮吧。我们现在都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它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由于日地月的相对位置变化造成的视觉效果,月球上阴冷又大气稀薄不适合生物生存……但是你想过吗?当人类还不知道这一切的时候,会怎么看月亮?它与天上的一切星体都不同,每天挂在空中,有着周期性的神秘变化,又无法触及,实在是很奇怪的一个东西啊!让人无法不去想象关于它的一切。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有趣的书《月亮:从神话诗歌到奇幻科学的…

今年的中秋满月这天中午现身 “空中追月”受热捧

原标题:“迷你”中秋月现身“十六”正午 “空中追月”受热捧中新社南京9月13日电 (杨颜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3日发布“赏月指南”:今年中秋月再次上演“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最圆一刻将出现在中午。“与众不同”的是,今年的中秋满月将格外“娇小玲珑”。资料图。龙巍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又是一年中秋至,又到一年赏月时。每年中秋佳节,月亮当之无愧地成为天幕主角,其“阴晴圆缺”备受关注。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王科超介绍,与去年一样,今年的中秋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根据天文精确计算,最圆时刻出现在14日12时33分。这也意味着,今年理论上的最圆月将出现在农历十六的中午时分。王科超介绍,由于月亮绕地球的轨道是椭圆的,地月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两者最“亲密”时约相距35.6万公里,最“疏离”时达到约40.6万公里。今年中秋节期间,月亮在远地点附近“徘徊”,两者距离超…

嫦娥四号登月 这家美企为中国拍了一个广告

原标题:嫦娥四号登月,百事为中国拍了一个广告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踏访月球背面的人类探测器。中国航天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历经15年的发展,终于为全人类在宇宙中拓展出新的领域。那一刻,在位于北京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内,在位于黑龙江佳木斯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里,为了这创造历史的一刻前赴后继的几代航天人流露出重压背后他们最真实的情感。2007年,中国开启探月一期工程,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经地球调相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11月5日嫦娥一号卫星实现月球捕获后,在200公里圆轨道开展绕月探测。在成功的那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内,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激动得欢呼雀跃,78岁的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孙家栋却走到一旁掏出手绢偷偷擦拭激动地泪水。2013年,中国开启探月二期工…

这么重大的消息居然没有在网上引起什么波澜,看来中国确实强大了

原标题:这么重大的消息居然没有在网上引起什么波澜,看来中国确实强大了 在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并“养精蓄锐”之后,1月3日上午10点26分,低调得似乎都有些淡出公众视野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厚积薄发,完成了人类史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至此,这项略显“隐忍不发”色彩的“月球远征计划”终于度过了最困难和最惊险的时刻。这么重大的消息居然没有在网上引起什么波澜,看来中国确实强大了! 之前,人类对月球的探测,都是集中在正面,从不去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背面着陆的难度大大难于正面。中国的探测器首次着陆背面,基本意味着第一个实现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将会收获众多独特的科研成果,对世界航天和天文界都将是巨大的贡献。为了解决背面的通讯问题,多国进行过很多努力,但从未实践过。目前中国已经完成了这一任务,就是发射中继卫星,定位在地月拉…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