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雨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区工商联原主席叶松被开除公职

原标题:长沙市雨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区工商联原主席叶松被开除公职  长沙市雨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区工商联原主席叶松被开除公职      日前,经长沙市委批准,长沙市监委对长沙市雨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区工商联原主席叶松进行了立案调查。      经查,叶松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监察调查;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反廉政纪律,违规收受礼金,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谋取利益。利用职权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涉嫌受贿犯罪。      叶松身为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目无国法,心无敬畏,任性用权,以权敛财,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政务处分法解读之三 | 如何落实监察全覆盖要求

原标题:政务处分法解读之三 | 如何落实监察全覆盖要求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6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这是继监察法之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又一重要制度成果。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刚刚通过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是如何落实监察全覆盖要求的?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主任邹开红。  据邹开红介绍,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制定,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成果。该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公职人员惩戒制度的国家法律,实现了不同公职人员处分标准的统一。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出台前,关于公职人员处分的情形、适用规则、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散见于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一定之规·政务处分法 | 政务处分有几种?影响期是多久?

原标题:一定之规·政务处分法 | 政务处分有几种?影响期是多久?  政务处分是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的惩戒。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七条和第八条分别规定了政务处分的6个种类和各自的影响期。此外,受到政务处分期间,职务晋升、岗位等级和职称、薪酬待遇会不会受到影响?对此,政务处分法第十九至二十七条作了详细规定。  原文链接:  第七条 政务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第八条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六个月;  (二)记过,十二个月;  (三)记大过,十八个月;  (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十九条 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

一定之规·政务处分法 政务处分有几种?影响期是多久?

原标题:一定之规·政务处分法 政务处分有几种?影响期是多久?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政务处分是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的惩戒。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七条和第八条分别规定了政务处分的6个种类和各自的影响期。此外,受到政务处分期间,职务晋升、岗位等级和职称、薪酬待遇会不会受到影响?对此,政务处分法第十九至二十七条作了详细规定。原文链接:  第七条 政务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第八条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六个月;  (二)记过,十二个月;  (三)记大过,十八个月;  (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十九条 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

政务处分有几种?影响期是多久?

原标题:政务处分有几种?影响期是多久?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政务处分是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的惩戒。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七条和第八条分别规定了政务处分的6个种类和各自的影响期。此外,受到政务处分期间,职务晋升、岗位等级和职称、薪酬待遇会不会受到影响?对此,政务处分法第十九至二十七条作了详细规定。  原文链接:  第七条 政务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第八条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六个月;  (二)记过,十二个月;  (三)记大过,十八个月;  (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十九条 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为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提供法律依据

原标题: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为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提供法律依据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6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公职人员惩戒制度的国家法律由此诞生。  制定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是保障监察机关依法行使政务处分权、完善国家监察制度的重要举措。此前,关于公职人员处分的情形、适用规则、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散见于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中,缺乏统一规定,制约了处分工作的规范开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出台,改变了处分标准不统一的局面,有利于提升政务处分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监察法对政务处分制度作了原则规定,没有对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政务处分的适用规则和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因此,有必要根据国家监察的性质和…

政务处分法解读之二|政务处分与处分是什么关系

原标题:政务处分法解读之二|政务处分与处分是什么关系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瞿芃  6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根据该法,目前对公职人员的惩戒,既有政务处分,又有处分,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如何适用?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主任童卫东。  据童卫东介绍,在监察法出台前,我国对违法违纪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惩戒称为处分,依据是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国有企业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违法违纪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给予处分,其他管理人员按照企业规章制度给予惩戒。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监察机关统一行使监察权,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现监察全覆盖,…

政务处分法解读之三|如何落实监察全覆盖要求

原标题:政务处分法解读之三|如何落实监察全覆盖要求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瞿芃  6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这是继监察法之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又一重要制度成果。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刚刚通过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是如何落实监察全覆盖要求的?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主任邹开红。  据邹开红介绍,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制定,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成果。该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公职人员惩戒制度的国家法律,实现了不同公职人员处分标准的统一。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出台前,关于公职人员处分的情形、适用规则、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散见于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政务处分与处分是什么关系?| 政务处分法权威解读

原标题:政务处分与处分是什么关系?| 政务处分法权威解读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6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根据该法,目前对公职人员的惩戒,既有政务处分,又有处分,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如何适用?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主任童卫东。  据童卫东介绍,在监察法出台前,我国对违法违纪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惩戒称为处分,依据是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国有企业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违法违纪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给予处分,其他管理人员按照企业规章制度给予惩戒。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监察机关统一行使监察权,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现监察全覆盖,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对违法的…

2020国考招录人数增加近万人,哪些变化值得注意?

原标题:2020国考招录人数增加近万人,哪些变化值得注意?1507个职位专供服役5年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新京报讯(记者 吴为)国家公务员局10月14日上午发布公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明日起开始报名。2020年国考共有13849职位可供选择,招录24128人。此次国考招录人数较2019年国考(14537人)增加了近万人。中公教育国考专家李茜分析,从近7年招录情况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规模基本上维持在两万左右,除了2019年,整体来看国考形势比较稳定。今年招录24128人,比去年增加一万人左右,随着机构改革的成熟落地,各个部门运行走向正轨,目前正是补充新鲜血液之时。县级及以下机关是主力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共550个部门发布招录计划,招录机关涵盖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本级)、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四大系统,共计24128人,提供13849个…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