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急诊,我收了一个突发330mmHg,超高血压的年轻网红

本文作者:Well.J 根据真实病例改编01.是夜,急诊大厅竟无吵闹:不是一个好兆头。「小王,喝咖啡吗?给你点一杯?」「不喝了,我平时喝那玩意会心悸。」彼时我正坐在诊间,趁休息刷了会儿短视频。突然,外面一阵骚动。出门一看,只见车子推进来一个神志不清的小伙,面相年轻,身体健硕。护士询问基本情况后,迅速上了心电监护,发现患者呼吸频率正常,但是心率非常快。「血压呢,血压多少?」「血压机器测不到!」「330/180!」最后上了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才能得到具体数值。我发誓,我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高的血压,于是我迅速询问患者家属:「你儿子或者家族有高血压病史?」「不可能!我儿子才 25,身体一直都很健康。今天我听到他房间一直有些奇怪的动静,进去看发现他已经晕倒在地上了。」25 岁,既往健康,无疾病史,突发重度高血压,我脑子里乱哄哄的:这世道高血压常见,但如此之高属实第一次见。当下我的脑子飞速…

吃药预防乳腺癌,每日一片,连服5年,管用吗?

介于医生认知、民众接受度、治疗费用、获益比等,国内健康但高风险女性使用口服药预防乳腺癌的例数非常少。撰文 | 燕小六老药“阿那曲唑”于近日获批最新适应证。根据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监管局(MHRA)声明,绝经后有中度或高度乳腺癌风险的女性可以口服该药,以预防乳腺癌。使用方法为每日一次、每次1mg(片剂),连服5年。“我国针对部分高风险女性,也会建议超适应证口服药物预防,可及性高。但碍于预防效用、毒副作用等,患者接受度不高。”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单病种首席专家、内科乳腺病区主任王树森告诉“医学界”。根据英国官方统计,前述方案适用于28.9余万名绝经后女性,其中大部分人有乳腺癌家族史。假设1/4适宜人群按医嘱使用,每年可预防新发乳腺癌约2000例,由此节省英国医疗开支达15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3亿元)。口服5年,乳腺癌风险减半阿那曲唑在临床使用已超2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

老人疑服用药房开的中药后送医,家属称涉事医生违法行医,卫健委调查

12月5日,甘肃嘉峪关史先生71岁的母亲在佛慈大药房,坐诊大夫开了7天的处方药,老人喝了3天就出现严重症状。“送医抢救了两个多小时,命都差点没了,医生检查是高钾血症。”12月5日,史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经医疗执法人员检查,药房坐诊医生未在嘉峪关备案,属于违法行医。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嘉峪关市卫健委证实,目前已立案调查。>>>家属质疑坐诊医生一次开七副中药,一副方子20多种药史先生介绍,“我母亲开始是脸部痛麻,有点不舒服,11月12日,我哥就陪她到这个药房去了。这个大夫给我妈初次看病,他没穿白大褂,将近800元的中药,一次就给开了七副,我看了,一副方子里就开了20多种药。”母亲回来把这个情况一说,史先生认为这位坐诊医生行医有问题。“我开始还以为是诊所,最后才弄明白是药房的坐诊大夫。我说中医院我也看过,开3副药先服着,吃完之后如果有什么情况再调整,怎么会一下子开这…

上海现在满大街都能捡,医生:有毒!停手!

近日,上海的银杏迎来了金灿灿的“高光”时刻!申城的银杏“落叶不扫”景观道也陆续进入了最佳观赏期银杏不仅观赏性极佳也浑身是宝近日有人听说银杏叶片是中药不少人整袋捡回家有人拿来直接泡水喝?真的可以这样吗?近日,浙江萧山的李女士,为了给儿子完成学校布置的树叶画,捡了很多树叶回家,其中就有不少银杏叶。作业完成后,家里还剩下很多银杏叶子。偶然间,李女士发现婆婆茶杯里竟放了几片银杏叶。在婆婆的印象里银杏可是宝,她周围也有一些冠心病的“老姐妹”在长期服用一种叫“银杏叶片”的中成药。她想着,这不就是银杏叶嘛,正好前段时间体检报告上显示自己有轻微的高血压、高血脂。于是,李女士婆婆就从剩下的叶子里挑选了一些银杏叶直接泡来喝。对此,李女士心里一直犯嘀咕,银杏能泡水喝么?会不会喝出问题来?为此,她联系上了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施兴良医师咨询。施医师解释道,银杏叶确实具有…

42岁女子经历20天“断崖式衰老”!8个生活习惯是衰老“加速器”

近日,山东临沂42岁女子短短20天内突遇“断崖式衰老”。在没有开任何特效和滤镜的前提下,与20天前的照片相比,女子脸部皱纹明显,眼神憔悴。据最新消息,女子称已在医院做过全身检查,医生诊断其为卵巢早衰,且无法逆转。这三种情况要警惕卵巢早衰!1、卵巢早衰会引起女性月经稀发,甚至还会导致闭经问题,少数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的现象,月经紊乱是女性卵巢早衰的重要线索,女性如果出现月经稀少的问题,建议到医院做详细检查,这种情况可能是卵巢早衰造成的。2、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潮热多汗,焦虑抑郁,心烦易怒等更年期综合症状。女性如果出现这些异常变化,要警惕卵巢早衰问题。3、卵巢早衰会引起乳房萎缩下垂,并且会伴有骨质疏松的情况,并且加快容颜的衰老。提醒,怀疑自己卵巢早衰的女性,要趁早到医院诊断。诊断分三个方面:性激素检查、抗AMH检查及超声检查。一旦确诊卵巢早衰,需由医生…

被疲劳缠住的人

身体最先发出的信号是从无尽的疲劳开始的,虽然没有剧烈的疼痛,但头晕、肌肉酸痛、疲劳、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叠加在一起时,慢性疲劳综合征足以成为一个人正常生活的绊脚石。李智英患上这个疾病时,辞掉了工作,试图让身体得到足够休息。但她最大的感受是,这个病不被人看见。和病友互相聊天时,她发现大家有孤独感,“很多人最大的苦闷是没办法跟别人解释这个病”。秦伊患上这个“小众”的疾病时,大多数时间躺在床上度过,家人都觉得她是“变懒了”,直到确诊后,她才知道自己是生病了。按照病因区分,疲劳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的疲劳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于1987年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据统计,全球至少有1700万人受到该疾病影响,20~50岁的中青年较多。中国健康教育与促进协会的初步调查显示,大多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患病时间在一年半以上,30%左右人群有长达5年的疲劳感。美国疾病控制与…

“养生茶”可止疼?警方披露:鸡饲料厂加工,非法添加西药!

据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的报告,我国慢性疼痛的患者已超过3亿,且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统计显示,有近一半的疼痛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所以没有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而是寄希望于能找到既能止疼又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好办法。郑州的程先生日前就遇到了这样一款“养生茶”,初次喝下去立即有了止疼的效果,但再次饮用时却出现了问题。喝“养生茶” 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家住河南郑州的程先生一直被慢性疼痛折磨。由于担心长期用药会带来副作用,所以一直没有到医院治疗。一次偶然的机会,程先生和朋友聊天时得知了一款名叫“大雪山养生茶”的饮品。据朋友介绍,这款茶由纯食品原料制成,既能养生还能止痛,效果非常不错。之后程先生便花了近千元买了两盒“养生茶”,回到家就冲泡了一杯,喝完后发现这款“养生茶”确实有去痛效果。当天晚上程先生又喝了一杯,…

国家卫健委:最大限度满足儿童就医需求,保障药品等充足供应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下发通知,指导各地妇幼保健机构做好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服务。《通知》指出,近期,一些地方儿童呼吸道疾病病例数量明显增加,儿科诊疗服务任务繁重。为指导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儿科医疗服务,增加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资源,满足患儿就诊需求,提出以下工作要求。多措并举加大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医疗服务供给各地要加强工作统筹,指导妇幼保健机构深挖潜力,努力增加儿科诊疗服务供给。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强化院内医疗资源统筹,通过儿科医生全员上岗接诊,从儿童保健科、内科等科室抽调具备资质的人员以及退休返聘等方式,充实儿科门诊力量,全力挖掘儿科诊疗服务潜力,扩充服务资源总量。在就诊高峰期,应根据儿童医疗服务需求,延长门诊时间,增加门诊号源,加开诊室、诊疗区域,开设夜间门诊和周末门诊,最大限度满足儿童就医需求。要做好检测试剂、药品、耗材等物资储备,保障全面充足供应。要坚持…

白天叫号没人,晚上却迟到爆满,加班医生感叹:急诊成了特需门诊

本文作者:小来「工作日 3 点以后,门诊出现大量迟到患儿,在放学后集中抵达医院看诊。」这是昨天上海当地媒体对医院就诊情况的报道。报道称,这是先挂号、晚就诊导致的「堰塞湖」现象。[1]因为就诊人员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到医院,叫号、检查、回诊的等候时间明显增长。据护士记录表显示,近期白天门诊常常延迟 1~2 小时才能结束。图源:视频截图医生:因「叫号未到」,临下班前得看平时 2 倍的号工作日的「潮汐就诊」同样发生在广州的一家三甲医院。儿科医生王锦(化名)在出诊时也经常遇到早晨患儿迟到、临近下班候诊患儿增多的情况。一般而言,儿科号源以每半个小时为一组,每组预约号 5 个,但在 8~10 点和下午 3 点前常常有「叫号未到」的患者,因此在临下班前得看平时两倍的号,比如 11~12 点要看 20 个。「被迫在短时间内看更多的病人,可能会增加出错的几率,而且对这个时间段挂号的患儿也不公平,因为占用了他…

各地儿科迎来就诊高峰,“儿科医生荒”到底怎么破?

近段时间,流感、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各地儿科迎来就诊高峰。以北京儿童医院为例,内科日均接诊患者超7000人,远超医院承载能力。目前,各方面都在想方设法保障患儿就医需求,但眼下情景,在让人又一次真切感受到儿科承压之大和现实之困的同时,也不由得促人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儿科医生的匮乏?又需要拿出怎样的政策举措才能更“解渴”地解决问题?从历史上看,在1978年到1998年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儿科专业从医学院本科专业目录剔除,变成了临床医学中的一门课程。这被认为是儿科医生缺失的主因之一。这样的专业设计固然有彼时的具体考量,但也客观上导致了儿科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与成人患者不一样,儿童就诊沟通难、问诊难、吃药难、诊治难,让医生的工作量倍增。另一方面,儿科医生实际上是全科医生,对诊疗技能要求更为全面。这意味着…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