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东燕:在“既要又要还要”的考评体系之下,大学青年教师怎能不焦虑?

劳东燕,清华大学法学教授看到有高校的年轻老师因为非升即走/即降的制度而自杀的消息,挺痛心的。国内高校目前推行的非升即走制度,使得青年学者普遍很焦虑。我一直怀疑,创造性的工作,在一个焦虑的环境中,怎么可能出高质量的成果?对学术创作来说,大学自身把土壤搞丰厚了,有了水草丰美的土壤,自然就能长出茁壮的大树。可能有人会认为大学不应该养懒人,但本来就不能指望每位大学老师都成为出色的学者。更何况,大学主要还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吧,学术上不出成果,不意味教学上不行,更不代表就是懒人。目前的这种考核制度,只会造成大学老师在科研上投入更多,而在教学上投入更少。制度设置上的“既要又要还要”,最后只会导致不仅原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又带来很多新的问题。指望在科研与课题申请上投入更多,同时又不影响教学方面的投入,怎么可能呢?很多学生吐槽导师对自己的学业管得太少,包括论文指导方…

那英输了,华语乐坛笑了

那英可能想不到,57岁的她登上《歌手2024》第一期,就让整个华语乐坛沸腾了起来。《歌手2024》综艺中,最刺激的莫过于节目采用全程直播、不修音的真实录制。国外一线顶级唱将的加入,让国内的歌手稍显劣势。尤其是美国歌手香缇·莫,作为R&B音乐的先驱,她硬是在异国唱出了主场的气势,游刃有余的海豚音,让人赞誉格莱美现场。00后加拿大歌手凡希亚,天籁歌声同样征服了许多人。网友惊叹:“这就是灵魂歌者的绝对实力吗?”压力给到了国内歌手。那英凭借一首金曲《默》拿下第三名,在外国歌手的实力对比下,网友更是直言“好比格莱美大战草莓音乐节”。那英在台下生动的表情,在网上爆红。坐在台下咬牙切齿的表情,带火了诸多话题 #英子 一个人的乘风破浪# #那英五十多岁正是拼搏的时候#更有网友让一张“我要洋人死”的图片成了最火的表情包,网友纷纷玩梗“那英,叶赫那拉氏的宿命”。没想到这一届《歌手…

风声|不修音的华语歌手,能不能打赢“八国联军”?

作者|斯坦利资深媒体人出人意料,此前并没有被业界看好的《歌手2024》,因为直播效果而热度直接起飞,连续多日霸榜微博热搜。据统计,在各个平台共收获超过1300个热搜,成为上周末持续至今最不可错过的娱乐话题。《歌手2024》的舆论被彻底引爆,重点正是来自美国的歌手香缇·摩尔(Chanté Moore)和来自加拿大的凡希亚(Faouzia)收获了前两名。此时网友才发现,此前总认为可以内定本届歌王的华语天后那英,居然是在场唯一可以在vocal实力上与两位外国歌手“一战”的本土歌手。即便如此,当她献唱完几乎完全没有失误的《默》之后,也仅获得第三。从“对抗洋人是叶赫那拉氏的宿命”“格莱美大战草莓音乐节”到社交媒体上到处“摇人”来参加华语乐坛保卫战,网友玩起梗来不亦乐乎,却忽视了一点:到底是他们没有受邀请来,还是他们不敢来?在如今的乐坛来说,竞技音综已经足够卷,直播的竞技音综更…

风声|《歌手》直播不修音,炸出歌坛多少乱象?

作者|斯坦利资深媒体人出人意料,此前并没有被业界看好的《歌手2024》,因为直播效果而热度直接起飞,连续多日霸榜微博热搜。据统计,在各个平台共收获超过1300个热搜,成为上周末持续至今最不可错过的娱乐话题。《歌手2024》的舆论被彻底引爆,重点正是来自美国的歌手香缇·摩尔(Chanté Moore)和来自加拿大的凡希亚(Faouzia)收获了前两名。此时网友才发现,此前总认为可以内定本届歌王的华语天后那英,居然是在场唯一可以在vocal实力上与两位外国歌手“一战”的本土歌手。即便如此,当她献唱完几乎完全没有失误的《默》之后,也仅获得第三。从“对抗洋人是叶赫那拉氏的宿命”“格莱美大战草莓音乐节”到社交媒体上到处“摇人”来参加华语乐坛保卫战,网友玩起梗来不亦乐乎,却忽视了一点:到底是他们没有受邀请来,还是他们不敢来?在如今的乐坛来说,竞技音综已经足够卷,直播的竞技音综更…

现在是唱歌也必须中国天下第一对吗?

湖南卫视一个综艺节目,请了几位外国歌手来同台切磋,多和谐多精彩的事儿。然而很快事情就起变化了……在前几期节目中,两名外国歌手暂时排名第一第二,而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那英只排到第三。于是,一种莫名其妙但又预料之中的情绪就爆发了:不止是韩红,还有纪敏佳等多位歌手主动“请战”,誓要把外国歌手“斩于马下”,而网友们则在评论区疯狂@他们认为实力强大的歌手,比如腾格尔,希望这些实力歌手代表“中国队”出战。老实说,在当下的网络舆论环境里发生这种事并不算很意外。但我就是有一点点不理解:假如中国歌手在某综艺决赛中输给了外国歌手,会有什么天塌下来的问题呢?是说明了中国人唱歌不行,14亿同胞都五音不全是『东亚哑巴』吗?还是代表了中国音乐文化底蕴薄弱,比不上西洋人千年传承?又或者暴露了华语音乐式微,从此欧美娱乐巨头长驱直入摧毁民族音乐市场?要这么说,中国歌手如果输给外国歌手,算不算…

内娱歌坛掀起“请战风”,媒体:无论谁出战,底线都是不修音

“申请出战”“我要报名”……接连几日,内娱歌坛掀起一阵“请战风”。这源于竞技类音综《歌手2024》改造回归,主打直播、全开麦、不修音。第一期唱下来,唯二的两名外国歌手位列前二,我国歌手那英排名第三。一时间,观众“破防”,大呼“摇人”,要求巡演的、躺平的,“统统速来打擂”。“战长沙”固然是玩梗,但密集调侃之下,内娱歌坛的种种问题也真实存在。平日里台上“实力唱将”“灵魂歌姬”层出不穷,热歌榜单也是你争我夺,怎么到了这会儿不见“排队出征”?据说并非节目组没有邀请,只是多被婉拒,能同时满足实力、胆量、档期的不多。有分析人士说得直白,不少人是被“直播”“不修音”“全开麦”吓退了。就连本场的“孤勇者”那英,也坦言接到邀请后经常梦见演唱“翻车”,表演完下台时“腿软”,其余几位歌手也表示自己“很紧张”。不修音就不敢开嗓,歌手们这是怎么了?或许是被保护得太好太久了。不知何时…

从新疆到安徽后,李强调研首站选择这里,意味深长

撰文丨余晖 高语阳在离开新疆之后,总理立即到了安徽。5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疆调研。5月10日,李强在安徽调研。总理的安徽之行,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是“科技创新”。李强强调,要着眼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李强此前多次在地方调研科技创新。1月29日至30日,李强在陕西调研,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13日,李强在北京调研,强调“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5月10日,李强在安徽调研,强调“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着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北京、陕西和安徽,在科技创新方面都有相当的实力。北京正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据陕西、安徽当地媒体介绍,陕西科技创新水平综合实力、安徽区域创新能力都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一天崛起2次,马克龙觉醒不愿做美国附庸,警告欧洲可能消亡

法国是个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国家,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是有些专属的浪漫主义特质在的。这段时间,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据彭博社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正在谋求在今年竞选的连任,但马克龙对她作为“美国代理人”的行为相当不满,想要把她换掉;二是,马克龙这两天还发表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时间前所未有的长,将近两个小时,演讲中表示欧洲的地位正在被削弱,不能再做美国的附庸了,提倡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一天之内崛起了两次,马克龙这回给法国人挣足了面子。现在的欧洲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马克龙想要强调的重点很清晰,指出欧洲现在有三个引爆点,分别是数字化转型、国防实力,还有潜在可能爆发的冲突。数字化转型方面,智能AI、量子黑科技、星际探索、生物革命和绿色能源是未来超级热门的战略领域,欧洲现在要做的,就是多拉些投资,少一些不必要的监管,在新兴的高科技领域抢占先机,欧洲才能变好…

美国深陷中东泥潭,怂恿日本盯紧中国!岸田嚣张,对华说出14个字

美国这个“世界警察”最近看来是够忙的,既要在欧洲应对俄乌冲突,还要在中东帮助以色列打哈马斯。与此同时,美国还没有忘了要在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美国纵然是全球唯一超级大国,但要同时应对3个地区的挑战,实力再强也吃不消呀!按理来说,美国在这种多线作战的情况下,应该寻求缓解某一地区的紧张局面,以便腾出手来集中精力应对其他方向的挑战。但美国根本就不想这么干,相反,其在同时应对中东和欧洲两场危机的同时,还不忘了亚太有个中国。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负责中东事务的前国防部副部长穆洛伊日前表示,美国应该加强其在中东的军事部署,但前提是不要放弃将“应对中国”作为优先事项。美国是希望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同时应对多种挑战,但问题在于,穆洛伊自己都承认,现在分身乏术的美国都“没有足够力量支持以色列”,还要去应对欧洲和亚太的挑战,可能吗?按照穆洛伊的说法就是:在难以抽离中东的情况…

总统马克龙,估计要被中国县城震撼到了

距离巴黎奥运会还有3个月,义乌已经弥漫着奥运氛围了。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附有法国国旗元素的奖牌奖杯、印着“PARIS 2024”的硅胶手环等奥运周边,早早摆了出来。义乌商家则更早迎接奥运会。去年10月,有义乌商家接到巴黎奥运会官方订单,生产100万个奥运手环,而上百万的订单量只是为他增加了30%的年销量。人们再一次惊异于义乌的“世界超市”地位。谁还记得,世界闻名的义乌其实只是浙江金华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去年,义乌GDP突破两千亿,以一己之力撑起整个金华三分之一的GDP。同样令人震惊的还有另一个县城——“宇宙中心”曹县。时隔3年,曹县再一次火出圈,这次不再是互联网的造梗狂欢,凭借的是实打实的产业——曹县马面裙异常火爆,仅年前两个月销售额接近5.5亿元,去年汉服销售额更是超过70亿元。起初,曹县以一种略带戏谑的玩梗方式走进人们视野,诸如“北上广曹”“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的夸张调…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