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复生?科学家发现一颗不应“存在”的行星

死而复生科学家发现一颗不应“存在”的行星本报讯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地球之所以流浪,是因为天文学家发现太阳开始急速老化膨胀,并将吞没地球。这不只是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桥段,事实上,当太阳走到生命尽头时,它的确会膨胀到目前大小的100倍,最终吞噬地球。其他星系中的许多行星也将面临类似的厄运,因为它们环绕的恒星也会变老。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救。如今,美国夏威夷大学天文研究所(UH-IfA)的天文学家从一颗本应死于恒星之手的幸存行星上看到了希望。这个“幸运儿”就是类木行星Halla,它围绕着红巨星Baekdu运行。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地球到太阳距离的一半。Halla是由韩国天文学家利用径向速度法于2015年发现的。恒星由于轨道行星的引力牵引会产生周期性运动,用该方法可以判定行星的存在。当时研究人员发现,Halla围绕的恒星体积曾一度超过行星轨道。UH-IfA的美国宇航局(NASA)哈勃学者Marc Hon带领…

中企掘金沙特背后:窗口、财富与野心

中国企业具备沙特目前需要的产能和技术,沙特可以提供中国企业需求的市场和资金。甘深/文点开谷歌卫星地图,从默认的“当前位置”移开,鼠标向亚洲西南部的方向滑去,沙特阿拉伯与其首都利雅得的名字浮现眼前。随着地图比例尺变大,纵横交错的线条将整个利雅得连接起来。进入城市,在与城南旧“四方宫”相对的西北部方位,一座400米 x 400米的巨型立方体建筑正拔地而起。这就是计划为沙特非石油经济增加约500亿美元的新四方摩天大楼,也是窥视该国从传统转向现代、从历史迈向未来的缩影。它处在沙特“2030愿景”的节点,预计于2030年完工。根据规划,不论是内部旅游景点还是住宅商业区、剧院博物馆,都会用数字虚拟技术创造出超现实体验和新商业机会,科幻味十足。从石油到科技,现在的沙特正扭转人们的固有认知。盘点沙特经济转型的历程可以发现,“居安思危”的心态叠加对国际局势的审判与野心,使得沙特发展非石油经…

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奥巴马也在寻找答案

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制作、主持解说的纪录片《工作:我们每天都在忙什么》(Working: What We Do All Day)试图在2023年回答一系列关于工作的问题。人们为何要工作,除了养家糊口,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人如何获得成就感?从低薪、中产、富人与超级富豪四个不同角度出发,《工作》揭示了一个如科幻小说般被财富折叠的世界。在好莱坞电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中,出身贫苦的天才威尔红着眼眶回应心理医生肖恩关于出路的提问:“砌砖哪里不好?修车哪里不对?修车工的劳动帮助人们开车去上班,那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是。”肖恩回答,“你在哪儿都能做清洁工,为何偏偏挑了世界一流学府?为何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解答世界上只有两个人能解出的数学题?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心灵捕手》于1997年上映,威尔与肖恩的这番对话,在26年后依然没有标准答案。工作是什么,…

在上海情趣用品展,能看到人类想象力的极限

最近,上海一个展爆了,直接在我的朋友圈传开。16000平方米的展馆和250多家企业,完全无法满足所有参观者的热情。就算抢到了门票,想进去都要排好久的队。淄博有烧烤,上海有××。那些错过的朋友只能等到明年再来见见世面。平心而论,这个展览足够精彩。在这里,你能看到精致美艳的美杜莎头雕。腐烂了一半的丧尸,眼窝已经凹陷成两个黑色的窟窿,下颚与头骨分离。睫毛忽闪忽闪的外星蓝皮美人。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什么科幻展、电影道具展之类的有趣展览。那你可能大错特错了。因为这是成人用品展。这次展会中大家看到的,不过是成人实体娃娃的冰山一角。像上面那位外星美人,其实有着很多同伴。看着她们,我突然理解了马斯克探索宇宙的热情。·对不起,官网的照片我只敢截图到脸紫色皮肤的Jayla身高足足有170cm,头上有四个连接着头骨的柔软触角,可以被摆弄成不同的角度。蓝绿色的妆容搭配上…

中国小行星防御首次任务计划公布:2030年对小行星进行动能撞击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中国的近地小行星防御计划因其“将科幻照进现实”的科技感而备受国内外关注。在4月25日举行的首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开幕式暨主论坛上,来自中国深空探测领域的专家向公众详细介绍中国的近地小行星防御计划,并面向全球公开征集首次任务的总体方案以及相关的规划。相关专家介绍称,此举生动体现了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强化共同应对机制,推动近地小行星联合监测、预警、防御能力提升,共同建设普遍安全的地球家园,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小行星撞击地球,已被联合国列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二十大灾难之首,防御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中国力量,是2022年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八大行动声明之一,为维护人类安全,中国已向全球提出了推动近地小行星防御的相关倡议。”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系统研究院院长陈琦介绍称,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在宇宙的时间长…

人类终于在围棋上赢了AI!业余棋手击败了顶级AI,但别高兴得太早

图片来源:pixabay2016年,AlphaGo战胜了前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登上各大新闻头条。这不免让人想起1997年在国际象棋上战胜人类的IBM深蓝,但不同的是,国际象棋的棋盘是8×8,而围棋的棋盘是19×19,每一步棋多出来的可能性让棋局的可能性呈指数暴增,让IBM深蓝的穷举策略变得不可能。但在蒙特卡洛树和深度神经网络的加持下,AI围棋程序AlphaGo展现出了魔法一般的能力,让人类无从招架。随着AlphaGo的胜利,AI对人类的威胁,不论是科幻中控制人类社会的AI失控,还是现实中的失业风险,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注意,这与现目前人们对ChatGPT和GPT-4的担忧别无二致。不过,当时败北的李世石却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它的风格完全不同,和它对弈的体验非同一般,我花了点时间才适应。AlphaGo让我意识到,我在围棋上还能继续精进。”同时,几个月前就输给AlphaGo的欧洲围棋冠军选手樊麾也表示,与AlphaGo的对…

全网吹的奥斯卡大赢家,真有那么酷吗?

“女士们,不要听信任何人说你年华已逝。”3月13日,第9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杨紫琼凭借《瞬息全宇宙》中 Evelyn 一角摘得影后,发表获奖感言时,这位60岁的女演员,以自己超长的职业生涯,为上面这句话作出了最贴切、最振奋人心的注脚。而《瞬息全宇宙》也一下子跨过了奥斯卡“歧视”喜剧片、科幻片、动作片的三重门槛,成为“最佳影片”。这一时刻被视为亚裔的胜利、女性的胜利、《瞬息全宇宙》的胜利,但是,还有一个赢家,那就是这部电影的发行方——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娱乐公司 A24。本届奥斯卡上,A24 发行的电影获得18项提名,并最终斩获9项大奖,包括最佳影片和全部4个表演奖,除了“杀疯了”的《瞬息全宇宙》和布兰登·费舍的“封帝之作”《鲸》,提名影片中,《晒后假日》《亲密》等4部电影也都是 A24 家的。与此同时,流媒体巨头 Netflix 拿到了5个奖,迪士尼只有两个奖,而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

当AI懂创作、会画画,AIGC爆发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核心提示」无论是卖出天价的AI作画,还是近期风靡全球的ChatGPT,都预示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赛道将迎来产业大爆发。此时,理解AIGC的演进历程和底层架构,以及AIGC会带来哪些改变,将成为观察产业趋势的关键。作者 | 李鑫编辑 | 刘杨未来的艺术展,会不会变成机器人之间的PK?这个问题如果问在几十年前,人们可能会说这是遥远的科幻,而在人工智能(AI)一日千里的今天,回答它恐怕需要思考再三。2018年,一幅由AI创作,名为《埃德蒙·贝拉米画像》曾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43.25万美元的价格被拍下——这是估价的40多倍,成为第一幅被拍卖的人工智能作品。去年9月,另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作品获得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艺术比赛的金奖。令人意外的是,这幅作品并非作者杰森·艾伦亲自手绘,而是用AI作画工具Midjourney完成。赛后,两位评委都称此前并不知道Midjourney是AI工具,但二…

“流浪”在科幻世界里的女性,将走向何方?

年初《三体》动画版、剧版接连播出,掀起一阵国内科幻迷的狂欢。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2》,给这波“科幻热”再添了一把火。但争议也随之而来,其中有一些关于女性的声音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科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存在什么问题?女性视角下的科幻与男性有什么不同?科幻中描绘的女性未来,又对我们的现实有什么启示?今年的国际劳动妇女节,《湃客Talk》请到两位嘉宾,一起聊聊女性与科幻的故事。科幻中的“她”科幻小说中一些女性形象的刻画给人带来“不适”,一方面是因为男性凝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把女性角色作为工具人,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但不是她自己。从人物的角度来说,还是缺乏复杂性。但其实我觉得近些年在国内外还是有所改变的,会出现更多更加复杂的女性形象。说到最喜欢的科幻女性形象,我首先想到《疯狂麦克斯:狂暴之路》当中由查理兹·塞隆扮演的叛逃的女将军费洛莎。首先我…

科幻照进现实?马斯克想让大脑连电脑,但被FDA拒绝了

技术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涉及人体健康“稳”比“快”更合理编译/ 乔佳慧图/Pixabay埃隆·马斯克的脑机接口计划,又受阻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22 年初拒绝了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的人体试验申请,一年后,2023年3月3日,据7位该公司现员工及前员工向媒体透露,FDA再次给出书面拒绝,理由是“安全风险大”。自2019年以来,马斯克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将开展脑机接口人体试验,目标是在2020年底前开始人体试验,为瘫痪、失明等患者提供交流或操作设备的努力;2020年,其公开表示Neuralink脑机接口芯片已无损植入猪脑,将在截瘫患者开展试验。然而,成立于2016年的Neuralink,到2022年初才向FDA申请许可,进展落后于竞争对手以及马斯克雄心勃勃的时间表。在2022年11月的一次演示中,马斯克表示,技术进展甚微,公司距离人体试验还有大约六个月的时间。马斯克的脑机互连美梦,要碎了?…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