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制裁下,俄罗斯为何能扛住压力?

俄乌战事刚过一周年,在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全面性经济制裁、欧盟对俄制裁进展至第十轮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似乎顶住了第一波压力,没有如西方此前宣称的那样陷入崩溃。法新社在《俄罗斯经济为什么扛住了西方制裁?》一文中称,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Rosstat)的数据,乌克兰危机爆发引发第一波西方制裁后,俄罗斯经济与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预测的“崩溃”相去甚远——俄罗斯2022年GDP仅收缩2.1%,这主要归功于这一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飙升。尽管欧美试图在金融和能源上最大限度地“卡脖子”,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引述石油分析师的话称,西方对俄罗斯原油的制裁是“完全失败的”,新的石油价格上限或将被证明“无关紧要”,俄罗斯石油一直保持“高水平的出口量”。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徐坡岭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指出,能源“家底”、粮食安全、高垄断性和低…

第二波疫情高峰到来前,我们该做些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去年的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多的时间,而我们也看到,报告二次感染的人,也开始增多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可能第二波感染高峰在三月份就要开始了,这又将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很大压力。今天和大家聊聊面对第二波感染高峰,情况会是什么样,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按照欧美部分数据,对于新冠的感染周期,差不多是三个月一波,但是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年感染一点五次左右。这很符合新冠病毒的突变周期,也比较符合新冠抗体在人体里边的衰减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上一波感染高峰在十二月到一月上旬,那么第二波感染高峰,应该在三月到四月之间。不过具体来看,情况会复杂一些。因为之前感染的预存免疫力极低,所以国内第一波的感染比例是极高的。由此来说,第二波的高峰可能会略晚一点。中疾控发布的相关数据同时需要认识到,第二波和后续的感染高峰,会因为之前的预存免疫力,所以感染人数…

乌军讲述与瓦格纳雇佣兵作战经历:如同丧尸电影 他们像吃了药

俄乌军队正在巴赫穆特激战,俄罗斯雇佣兵集团瓦格纳的士兵十分勇猛,乌军向美媒讲述了与瓦格纳士兵的恐怖作战经历。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月1日报道,在巴赫穆特市西南部,乌克兰士兵安德里(Andriy)和鲍里西奇(Borisych)住在一个凿在冻土里的烛光掩体里。几个星期以来,他们一直与瓦格纳集团的数百名武装人员作战。安德里讲述了与瓦格纳的士兵的作战经历。他说:“我们连续战斗了大约10个小时,他们的攻击一波接一波,不间断。所以,他们不停地冲过来。”安德里说,他们的AK-47步枪在不断射击后变得非常热,必须不断换枪。“我们这边大约20名士兵,他们那边大约200名士兵。”报道称,瓦格纳集团的战争方式是派遣从俄罗斯监狱里招募的新兵发起第一波攻击,他们不懂军事战术,装备也很差。大多数人只是希望如果他们能熬过这6个月的合同,他们就能回家,而不是回到牢房里。安德里说:“他们让队伍,比如说大约1…

专家预测的春节第二波感染高峰没来:村里重新摆起集体年夜饭 给3年未见舅舅拜年

春节到来前,多位专家预测,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薄弱、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中国农村将经历大面积的感染,可能形成第二波感染高峰。那么,这个新年,农村实际情况如何?各地又如何预防、应对感染,度过春节?九派新闻探访了海南、云南、安徽、贵州、江西、广西、河南7省的农村。有诊所人满为患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只有一两位病人在打点滴。有县政府已着手,为山村卫生所配备制氧机。还有村子重拾大年三十晚吃集体年夜饭的传统,一百多位村民共度佳节。【1】尾声海南东方市八所镇八所村:村里配有呼吸机、血氧仪八所村第一波疫情高峰已经进入了尾声。村民柳艺在上月底感染了。据她回忆,当时村里的诊所几乎人满为患,“我爸早上8点钟到了诊所,结果那个队伍已长到下个诊所门口。”两间诊所的距离约有200米。八所村共有三间私人诊所。1月17日,九派新闻实地探访发现,这三间诊所中,最大的一间面积约有120平方米,放置了10张床位…

李谷一缺席春晚!专家:老年人过年尽量减少外出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李谷一,我今年是在医院治病,参加不了春晚,陪不了大家过2023的新年!只是太遗憾!剧组一直在等我出医院,但我的新冠病情恢复的慢,还在后遗症反应中哦!”1月21日,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今年在医院治病,参加不了春晚。1月20日晚间,央视春晚节目单发布。随后,“今年春晚没有李谷一”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榜。不少网友表示,没有李谷一老师领唱《难忘今宵》总感觉春晚的收尾不完整,希望老师早日康复!近日,国内多地宣布已平稳度过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尤其是对于本身底子就不好的老年人来说,经过新冠感染的重创,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能被虚弱、乏力、咳嗽、情绪低落等症状困扰,新冠病情恢复的较慢。“对于已经转阴的老年人来说,身体尚处在一个较长的恢复阶段,阳康后身体较虚弱,更容易给其他疾病入侵的机会,如着凉引发感冒,让恢复期进一步拉长。”北京丰台区中西医…

春节人口流动大,如何追踪监测疫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邱溱】2023年春节是疫情三年来,很多人回家团圆的第一个春节,这从今年春运的繁盛景象就可见一斑。尽管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度过了第一波高峰,很多人也都“阳康”了,但由于不再统计感染人数,也让大家担忧:目前全国疫情感染到底是什么情况?经历过这个春运,会不会再来一波疫情高峰?一、监测新变异毒株的意义放开疫情管控后,疫情通常会呈波峰-波谷状态,一波疫情的结束很可能意味着下一波疫情的到来。以下是美国疫情的趋势,蓝色为感染人数,红色为死亡人数,能很明显看到波峰-波谷交替出现。产生波谷的原因在于,一波大流行开始后,人群感染比例迅速增加,阳康人员会具备抗体。下图为2020年第一波疫情期间,印度政府在德里地区的血清抗体抽样调查结果。数据显示,随着感染进程的进展,人群抗体比例持续增加。2021年年初疫苗刚开始推广,可推定绝大多数人的抗体来自感染。人群抗体比例越大,…

疫情后最大规模春运,超20亿人次大迁徙,会引爆第二波疫情吗?

文/张洪涛 美国药理学博士,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核心提要:1. 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预计有20.95 亿人次,恢复到了疫情前的70%。此前,有专家认为,今年冬天的疫情会“一波三折”,春运将带来第二波感染高峰,春节后的返乡人群将招致第三波疫情。英国健康数据分析公司Airfinity也预测了1月13日及3月3日两次感染峰值。但Airfinity对首个峰值时间的预测并不准确,种种现象表明,第一波疫情的高峰已经过去,部分专家担心的第二、第三波疫情概率基本为0。2. 三年疫情已过,报复性的城市人流高峰涌向农村是否会导致农村地区的感染高峰,成为国内外关心的焦点。根据地方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农村日报》等多方信源,目前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感染高峰在春运前都已经过去。农村里大部分人都已经阳过了,限制人口流动也失去意义。根据韩日经验,在未来的3-6个月内,中国将有比其他国家更强的抗疫情打击能力。3. 目前群众对…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科主任:激素用多了适得其反

2023年1月8日起,疫情防控三年后,中国对新冠的管理正式回归“乙类乙管”。此前一个月,全国部分地区经历了防疫政策调整后的第一波感染高峰,随后,上海、北京、武汉、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迎来重症高峰。与此同时,医院的救治压力开始从急诊逐步转向重症医学科。1月9日,山西太原市,白求恩医院重症医学科内的患者。图/澎湃影像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近日接受采访时指出,到2022年12月下旬和2023年元旦时,全国急诊量进入高峰期,这意味着重症救治的高峰也同步到来。目前,一些大城市的急诊出现了回落迹象,但重症救治仍处在高位平台期。截至1月8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重症床位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约80%。她预计,春运期间,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有可能会迎来急诊和重症高峰。《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近日采访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他讲述了近三周以来医院的重症救治情况,以下是他的口述:武汉的重…

感染潮之下,一线医生的科普有多重要

我们一遍遍去做科普意义就在于此,让更多家长通过看视频能够学会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与护理遇到紧急情况,心里也不慌张了2023年,第一波感染高峰陆续到来。风暴攻击了每一个人,也包括医生护士。他们既是临床一线的专业人员,也是新冠患者。作为健康的最后一道守门人,医护人员加班加点收治病人、抢救,不同科室因具有的独特性,面临不一样的挑战。许多医生都是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摸索出对新冠重症患者的治疗经验,加深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这场战争中,医疗资源之外,医学专业知识科普与临床经验成为了最宝贵的资源。我们找到了呼吸科、心内科、儿科与重症科的四位医生,他们在抖音上分享了疫情相关的专业知识、真实的临床经验以及亲历这场疾病的不同病程,远程指导屏幕外的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场风暴,并且扛过去。“来拍CT的年轻人太多了”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胡洋12月中旬,呼吸科门诊量暴涨,一…

挺过新冠第一波感染高峰的人:我们不敢阳

在第一波感染高峰中,未被感染的人已成为少数派。全国多地数据显示,新冠感染率已超过60%,并持续上升,最高的河南省感染率甚至已达89%。“目前还没阳性的人的生活状态”更是被推上热搜。他们有的赢在天生拥有抵抗冠状病毒的基因,有的因身份特殊“不敢阳”,依靠严格防护,至今依旧保持阴性:肿瘤患者、癌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有基础病的高龄老人,等着赚到钱回家过年的在外务工人员.,独自照顾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上有老下有小、兼顾家庭与工作的中年人.....一条采访了3位“不敢阳”的特殊人群,聊了聊第一波感染高峰下他们的故事。2万多人的小镇大规模感染,只剩下最后一位阴性医生,不敢倒下;阴阳混住的病房,临产孕妇全副武装待产,生怕感染发烧导致胎儿缺氧;苦读两年的考研学生,担心阳了无法考试,两个月不敢踏出家门半步。▲小荆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不能穿防护服、不能戴面罩,只能戴口罩小荆 31岁 四川省某乡…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