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开放 优服务 稳外资

原标题:扩开放 优服务 稳外资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会在短期内对外商投资产生一定冲击。吸收外资受影响程度,取决于疫情持续的时间和范围,同时也使投资者观望心理加重。尽管目前稳外资面临诸多难点,但只要全国各地在抓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千方百计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工作,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克服。 从最新数据来看,疫情防控期间,浙江杭州吸收外资取得了不错进展,不仅2019年引进的恒隆、嘉里、新鸿基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2020年初更是传来百事公司将以7.05亿美元收购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的好消息。 “从长远看,中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大多数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和战略没有改变,中国仍将是全球企业投资的热土。”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多位专家也指出,尽管目前稳外资面临诸多难点,但只要全国各地在抓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千方百计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和招…

商务部: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地位不会改变

原标题:商务部: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地位不会改变在今天(27日)商务部举行的网上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改变。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近期相关部门和地方纷纷加大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目前这些措施已收到成效。上海840家重点外资企业监测显示,截至2月25日,复工率已经超过99%;广东巴斯夫等外资大项目已复工建设。从长远和总体上看,疫情对供应链、产业链的影响是阶段性的、短期的,当前也并没有出现供应链、产业链因疫情影响向国外大规模转移的现象。中国美国商会近日调查显示,55%的受访企业认为,目前判断疫情对3—5年经营战略的影响为时尚早;34%的企业认为不会有影响。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强调,中国是很多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重要环节。疫情对外贸领域供应链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生产配…

商务部:大多数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和战略没有改变

原标题:商务部:大多数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和战略没有改变中新网2月21日电 商务部21日召开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网上政策吹风会。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从长远和总体上看,疫情的影响终归是阶段性的,我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大多数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和战略没有改变,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做好全年稳外资工作。宗长青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加上春节假期因素,外资企业跟内资企业一样受到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人员流动受阻、交通物流不畅、防疫物资紧缺、原材料供应不及时等等,导致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困难。同时,疫情也导致投资者等待观望心理加重,对今年引资工作“稳存量”“促增量”带来压力,引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今年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以美元计同比增长2.2%,基本上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平稳增长势头,但今年1月份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以人民币…

把疫情对外贸影响降至最低

原标题:把疫情对外贸影响降至最低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进出口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应从哪些方面做好应对工作?对此,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副研究员杨长湧。 记者: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会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产生多大影响? 杨长湧: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待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一方面,这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外贸的冲击一定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大势,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这次疫情给外贸带来的短期影响,特别是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本身就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保护主义抬头,国内要素成本优势弱化,一些跨国公司也在调整全球产能布局等,因而不能忽视疫情与这些困难和挑战共同叠加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疫情发生以来,已有一些经济体采取了比较明显的措施,比如限制中国居民入境等,这些措施对于防止疫情扩散有作用,但也可能会引发国外一些不明真相的…

美媒:中国工厂停顿 美国企业痛苦

原标题:美媒:中国工厂停顿,美国企业痛苦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网2月11日文章,原题:从汽车生产停顿到苹果手机交付延迟,中国工厂关闭意味着美国公司的痛苦 为控制疫情,据称中国某些地方政府部门通知一些企业继续停工。(中国)制造业停顿延长,正迫使美国企业高管纷纷寻找替代供应商,但这可能不足以阻止其业务放缓。凯投宏观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说:“工厂关闭或导致本季度中国经济急剧放缓。供应链分散的那些(外国)企业尤其易受冲击,因为单个零件的延迟交付就可能足以使所有生产停下来。”在华厂商如今面临两个难题:无法获得生产线所需的原材料或组件;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实行旅行禁令,他们还面临工人短缺的问题。且由于工厂关闭集中在病毒起源的武汉及周边地区,很多消费品及钢铁等投入品的生产仍处于停工状态。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说:“对许多跨国公司而言,2月份中国工业…

中国调整开放版图 长三角将成新高地

原标题:经济观察:中国调整开放版图 长三角将成新高地中新社北京12月1日电 题:中国调整开放版图 长三角将成新高地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12月1日公布。该《纲要》意图把这一区域打造成全面对外开放新高地。此间学者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不仅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发展,也将促整个中国开放水平“更上一层楼”。 资料图:上海外滩灯光秀流光溢彩。 黄伟国 摄打造吸引全球投资“强磁极”长三角人口约2.2亿,经济规模约占全国25%,近年来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在华布局的重点。官方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仅江苏一个省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就高达152.5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逾21%。与此同时,长三角吸收外资的质量也在提升。流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的外资不断增长,在当地建总部的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纲要:上海自贸区将再设新片区

原标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纲要:上海自贸区将再设新片区实施一系列特殊政策,支持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新京报快讯(记者 姜慧梓)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上海自贸区将再设新片区,并实施一系列特殊政策,支持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增设新片区,实施特殊开放政策《纲要》提出,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先行启动面积控制在120平方公里以内。根据《纲要》,在此区域重点发展跨国公司地区运营管理、订单中心、结算中心等总部经济,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前沿产业,发展大宗商品、金融服务、数字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推动统筹国际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强化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在自贸区实施特殊开放政策。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

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快信心足

原标题: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快信心足 近日,总投资达100亿美元的巴斯夫广东新型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在广东湛江东海岛正式启动。这是巴斯夫154年来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基地。 除了巴斯夫广东项目,埃克森美孚惠州独资项目、英国石油100万吨醋酸项目等重大外商投资项目都在近期加速落地。在世界经济局势错综复杂之际,外商对中国市场一致看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大在华投资。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6%,共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407家,平均每天有近110家外企诞生。 从全球层面来看,中国也是外商投资最热门的国家之一。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吸引外资730亿美元,继续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外资流入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 外商不断加大在华投资,除了因为中国稳健的宏观经济形势、庞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中国在…

中国农科院发起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原标题:中国农科院发起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新华社成都11月13日电(记者董峻)中国农业科学院13日发起国际农业科学计划,鼓励和资助科研人员立足多边和双边合作,开展国际协同攻关研究,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据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介绍,该计划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1000万美元,面向全球开放合作,倡导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以推动前沿领域、基础领域、关键领域的科研创新,应对全球农业发展共同面临的科技挑战、推动新兴技术研发。  第一期研究计划将围绕农业绿色发展,重点在分子设计育种、智慧农业、农业生物安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设计合作项目。  目前,中国农科院已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研和教学机构,近40个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基金会等建立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国际合作网络。

美媒称中国千禧一代拒绝外企:国内公司空间更广阔

原标题:美媒称中国“千禧一代”拒绝外企:国内公司空间更广阔美国贝恩公司资深合伙人詹姆斯·艾伦10月30日在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文章称,更多的外国公司发现自己在中国的人才争夺战中落败。中国的“千禧一代”正拒绝跨国公司。现将文章内容摘编如下:这应该会让跨国公司担心,因为年轻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流失会威胁到公司的未来。如果不能大量吸引熟悉中国国内市场的本土领导者,外国公司将难以在中国扩张,甚至无法跟上步伐。我在贝恩公司的同事与领英网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对领英网中国会员数据库中的6.6万名资深企业高管进行了分析。这些高管来自350家大公司,涉足各个行业。我们发现,近5年来,中国的商界领袖从跨国公司跳槽到本国公司的比例是其从本国公司跳到跨国公司的5倍多。典型的跨国企业可以提供高薪,还有可能进行全球培训和轮岗。但中国公司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招聘一揽子方案,比如期权、差异化…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