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中俄关系坚如磐石

2022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202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表示,中俄两国深化睦邻友好合作,全面战略协作更加成熟坚韧。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北京实现“冬奥之约”,在撒马尔罕举行重要会晤,为中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前行提供战略引领。王毅说,一年来,中俄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政治和战略互信更加巩固。两国贸易额加速迈向2000亿美元大关,重大投资项目稳步实施,本币结算规模持续扩大,黑河公路桥、同江铁路桥建成通车,跨境互联互通取得标志性进展,互利合作内生动力更加强劲。面对个别国家重拾冷战思维,制造“民主对抗威权”的伪命题,中俄同各国一道,坚定不移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坚定不移反对霸权、抵制新冷战。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的中俄关系坚如磐石,不受干扰挑拨,无惧风云变幻。

“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研讨会”为何听着不严肃

▲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旅游风景区的托孤堂。图/夔州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学术会议的消息,一般只有学术界的人才会关心。但最近一则学术会议的新闻却破了圈:“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有不少网友认为该研讨会的主题略显荒唐,并套用其他历史典故加以调侃。也有网友表示,“刘备托孤”这一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具有一定的史事研究价值。针对网友质疑,承办方之一重庆市三国文化研究会的名誉会长赵贵林回应称,“本次研讨会主要是通过‘刘备托孤’这一历史典故来研究三国文化。类似的研讨会每年都有,这是正常的学术探讨。”但是,细看该学术研讨会的征稿启事,却看到这样的选题:“刘备托孤的文化意蕴及现代价值研究”“刘备托孤与蜀汉政治格局研究”“刘备托孤的人才思想研究”……说实话,“刘备托孤”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本身当然不无研究价值,但是硬要从一个近两千年前的历史典故中,…

“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引热议 网友:这事刘备知道吗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三国志》中记载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是指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12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重庆市三国文化研究会、夔州博物馆发布一则征稿启事:“为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我们拟定于2023年4月至6月在重庆奉节、四川成都召开‘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据启事所述,这个研讨会由重庆市三国文化研究会联合成渝相关文博单位联合承办。相关消息在网上一经发布,随即引发热议。有网友提出,将刘备托孤的典故距今已有1000多年,如果仅以此专门开一次研讨会,给人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也有网友提出疑问,学术研讨会的目的是讨论学术知识,“如果是单纯纪念某个名人倒还可以理解,但是刘备托孤的纪念意义何在?”部分网友的评论12月13日,封面新闻…

8位人大学者激辩:放开后的中国复苏与风险防控

编者按:种种迹象表明,后疫情时代正在到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部门早在2022年初就曾召开“新冠将逝,大国何为?”研讨会,还多次内部建言献策,近期的每日晨会,人大重阳研究部门就国际、经贸、数字经济、金融、社会、低碳等领域,都会对放开后的中国复苏与风险防控未来进行直白的讨论。为推动后疫情时代的思考,人大重阳君从工作日志中挑选几条,推荐如下:自信地面对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复苏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2022年疫情下的中国,令不少国人心情沮丧、忧心忡忡,信心与预期都较低。但客观地讲,三年疫期之战,既要实事求是地看到许多人生活不易、付出巨大,也要自信地看到中国在统筹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上的综合成效。2020、2021年这两年间的成效自不必说,中国保持全球最低感染比例与最少死亡数量的同时,创造了全球相对最快的经济增长佳绩。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虽落后于一些新兴经…

规模大装备全、“大国重器”集中亮相......第14届中国航展发布会讲了这些内容

9月27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9月27日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经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同意,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8日至13日在广东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中国梦牵引航天梦、强军梦,航天梦、强军梦助推中国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本届航展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第十二届中国航展贺信精神…

“老百姓工资太高了”真是经济学家李剑阁说的吗?

李剑阁 资料图传言近日,「南师大教授李剑阁说低工资是我们的优势,不能提高,不然工厂就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中国老百姓工资太高了,应该降到合理水平」、「我们应该把挣来的钱大部分花在党员和公务员身上,因为党」在网络上传播,引起大众的吐槽。核查这段话里共有几处错误。第一点关于李剑阁的头衔,李剑阁并非南师大教授。第二点关于「工资」的言论出处,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文本是被扭曲和误读了的。原文是2005年11月4日,李剑阁在清华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针对当时工资上涨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发言,李剑阁强调要分好蛋糕也要做大蛋糕,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前几天我到海南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上,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你们现在不断强调低收入者的问题,这是对的。但是,你们有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有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确实是这样,我们想提高那些打工者收入的时候,有没…

中国副外长谢锋用六个“严重”批佩洛西窜台

2022年8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第三届研讨会暨首批专家委员续聘活动”在北京举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周强为续聘专家委员颁发聘书并讲话。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出席活动并致辞。全文如下: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活动。自2018年成立以来,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智囊作用,为共建“一带一路”、打造高水平多元化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积极提供智力支撑,日益成为中外法治交流合作的高地。我谨代表中国外交部对各位续聘专家委员和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第三届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女士们、先生们,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冠疫情大流行和地缘政治冲突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国际和平与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面对种种破坏国际法治的乱象,习近平主席…

外交部副部长:中方反制佩洛西窜台是以实际行动维护国际法治

2022年8月24日,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在出席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第三届研讨会暨首批专家委员续聘活动”致辞时说,透过国际上冲突争议和治理困境的表象,凸显的是法治精神没有得到切实遵循,国际法原则、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秩序遭到肆意破坏。有的国家选择性地适用国际法,一面党同伐异、大搞“小圈子”家法帮规,一面毁约退群、破坏国际法治;有的国家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条约之上,滥用“长臂管辖”和单边制裁,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有的国家大搞双重标准和例外主义,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谢锋指出,佩洛西窜访台湾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违反国际社会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严重违反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际法原则,严重违反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联大2758号决议,严重破坏国际秩序。中国基于充分、坚实的…

厦大教授:民进党谋求分裂 把大陆冲刺民族复兴的阶段作为“最后的时间窗口”

郑剑(摄/黄杨)华夏经纬网8月22日讯 (黄杨)2022年两岸关系交流研讨会日前在河南郑州举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郑剑在分组讨论会上发言指出,当前台海局势可谓兵凶战危,惟有把握大势 才能认清时事。2022两岸关系研讨会的主题是“把握历史大势,共谋民族复兴”,郑剑认为当前台海局势可谓兵凶战危,只有把握历史大势,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当下的台海局势。否则的话,就是一团乱麻、不知所从,或者盲目冲动、恶性循环。他表示,当前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目前正处于混沌时期。混沌阶段国际和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各方互相试探对方战略意图和政策底线,从而形成“多事之秋”,发生在欧洲的俄乌冲突便由此而来。值得海峡两岸中国人高度警觉的是,在台海方向,美国为首的外部干预势力也正在策动、塑造东亚版俄乌矛盾冲突态势,挑动中华民族内部争斗、自相残杀,其始作俑者罪莫大焉!谁…

夏立言隔离出关将访多地台商 朱立伦:盼缓和两岸对立

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20日在厦门解除入境隔离,从21日起至27日启动台商访问之旅,预计前往包含广州、深圳、东莞、杭州与昆山、上海多地,与当地台商台企、台青、台生召开座谈会。对于夏立言的行程,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最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台胞、台商问题,缓和两岸对立风险;对于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林祖嘉以影片方式出席在河南郑州举办的2022两岸关系研讨会并重申坚持“九二共识”,朱立伦强调,所有国民党人士发言都必须根据党纲党章,反对“台独”是他们坚定的立场。朱立伦认为,连美国和日本都反对“台独”,但民进党却推动、支持“台独”,民进党应该要说清楚讲明白。对于夏立言行程安排,朱立伦表示,最重要目的是解决台胞、台生、台商问题,减少台湾中小企业、农渔民在经济上的损失,盼化解、缓和两岸对立战争的风险,一切都是为台湾好,聆听所有台湾在大陆各城市的同胞意见,从20日起都会是在聆听大家的意见。…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