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的西方“猛鬼”,都输给了中式恐怖

文/章鱼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借着万圣节的契机,全网陷入了一场cosplay的狂欢。不同于往年的南瓜、骷髅、吸血鬼,今年的万圣节主打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你大可以在街边看到手拿东方树叶,身穿格子衬衫,背着双肩包,面颊凹陷的“乙方”。〓 摄影:@水果沙拉然后一扭头,猝不及防和“上证指数”撞个满怀。〓 图源:小红书用户@荔枝吃不饱也能遇上紧跟时事,拷问灵魂的“哪里贵了”?〓 图源:网络更能忆往昔,一键穿越大清朝,近距离观看安陵容的游湖演唱。〓 图源:小红书用户@笑眯眯的柳一鸣还能偶遇天外来客奥特曼。只不过这一夜他穿上了佛家制服,拥有了佛家编制。〓 图源:网络魔幻吗?还不够魔幻。一扭头,马路上,我佛在骑共享单车。〓 图源:网络毫不夸张地说:万圣节这个西方的鬼节,正在演变成席卷全网的化装狂欢。当然,万圣节游荡街头的可不止这些无厘头的小小幽默,还有出没的“妖魔鬼怪”。可看多了满大…

95后直面同辈死亡:还没参加过婚礼,先参加了葬礼

我看过一本书,讲古埃及人用一生来想象死亡。在王国的铭文中,作者将现实和来世之间的距离测定为1200公里。现代人考古发掘出的木乃伊,手里大多握着金币,那是他们为死后留下的买路钱。我这辈子行走过的距离,都数不清有多少个1200公里。但我连衰老都接纳不了,怎么能想象死亡呢?作者 | 小鱼编辑|晏非封面&题图 | 《三悦有了新工作》2020年,我有三个认识的人去世了。从小,没人教过我怎么面对死亡。童话故事《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会“化为泡沫”;如果谁的亲属去世,其他人会说他“去了很远的地方”……现在我懂了,死亡是种医学指征,是火化,是消失,是从此失去了可能性。但该怎么面对死亡呢?我还是没学会。最近,我写了文章发在网上,评论区有4000多条评论,大家都在讲自己和身边人面临的死亡。我突然意识到,死亡已经成了我们这代人要面对的问题,尽管我们还那么年轻。这篇文章上了热搜榜前三。(图/小红…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