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感”很重是什么梗?

最近,一种名叫“偷感”的概念悄然流行起来。也许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小时候考试,复习了也不敢说,生怕没考好被人嘲笑,努力化为泡影;买了件新潮的衣服穿出门,走在街上也担心路人注视的目光;成年后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自拍,怕别人觉得自己是长相一般还自恋的人;当同辈都很忙的时候,自己很闲也不敢摸鱼,只能装作忙碌的样子……微博热搜有关“偷感”的话题“偷感”形容默默做事不愿让别人知道。“偷感很重”的人对一些行为方式有比较强的“内在安全感”需求,不希望太多曝光于人前,所以有时也会用来形容一些不愿引发他人关注的行为,如偷偷减肥不告诉任何人等。网友总结的“偷感”定义关于“偷感”千人千面的理解,表明着每个人独特而微妙的情绪;“偷感”成为热词的背后,呈现出人们自我独处和社会链接这一现代性生活的永恒问题。1“偷感”是怎么出圈的?“偷感”一词的出圈,离不开网友们分享自己对“偷感”…

一年花9万刀留学,活出一种偷感

不知道什么时候,“松弛感”、“Chill”这些形容词不再和留子绑定了,一个新词儿冒了出来:偷感。顾名思义,做什么都是“偷偷的”:偷偷健身,偷偷学习,连社交都是偷偷地、站得远远的望着,不敢多迈出一步。害,本以为出国留学就能变成大大方方外向开朗的“上流人士”一枚,却没想到,在外国人扎堆的地方,唯一的东亚小孩显得弱小可怜又无助;在国人抱团的地方,因为找不到有共鸣的亲友也格格不入;在教授面前,更是因为怕说错一句话,而变成一声不吭的小透明?偷偷内卷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害怕被别人看见经常在学,最后却没有出满意的结果,留子们连学习都充满了偷感。具体表现为:在该学的时候不学,不如凌晨就due的5000字essay还没动一点,一在桌前坐下来,就忍不住站起来把全屋子打扫了一遍,顺便做了一桌子菜;一学习,就爱躲在不会被人类发现的角落:图书馆没人靠墙的位置,教学楼空空荡荡的教室,生怕被熟人认…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