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万亿城市,经济增速缘何“垫底”?

今年第一季度,各大万亿GDP城市的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同期,全国GDP为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在万亿GDP城市大家庭中,不少城市增速亮眼,跑赢全国平均增速。比如北京、重庆、深圳、福州、郑州、苏州、烟台、泉州、南通、东莞,它们GDP实际增速分别为6%、6.2%、6.4%、6.3%、6.2%、7.9%、6.1%、7.2%、7.2%、5.5%。部分万亿GDP城市的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比如佛山2024年一季度GDP总量为2872.65亿元,同比增长1.1%,在万亿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对各大城市而言,一季度经济数据背后,又反映着哪些趋势?“最强地级市”成大赢家被称为“最强地级市”的苏州,成绩堪称亮眼,GDP达到5549.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比上年全年加快3.3个百分点。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风光 图/图虫创意具体看,苏州第一产业增加值26.9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2423.3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3098.8亿元,…

甘肃出现了两座“一线城市”?

很多人不知道,甘肃其实是中国的“一线省份”。而且,这个远离中国经济中心的地方,还诞生了两座“一线城市”。从甘肃最东边的城市庆阳,走到最西边的敦煌,总长1659公里。这个长度,相当于从北京到桂林的直线距离,中间跨越了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好几个省份,足足穿越了大半个中国。这种狭长的地理格局,某种程度上也埋下了甘肃的穷根。兰州到酒泉的直线距离620公里,开车足足需要11个小时。可以说,从省会出发到周边任何一个城市,都要有跨越日与夜的勇气。无论是治理,还是信息传达都面临一定的滞后性,更别提发展都市圈,省内产业集群了,难度都比别的省份大。此外,你别看甘肃的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比肩四川。但问题是,光是山地和丘陵就占去78.2%。如此一来,甘肃的城市建设用地只有区区980.83平方公里,不到四川的三分之一。曾经有人提出,甘肃应该按照沿海省份的面积大小来调整行政区划,分为两个省,这样…

太突然!涉及房产,香港大反转!

1时代的转身,就在刹那之间。昨天,香港重磅宣布全面“撤辣”!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新住宅印花税。要知道,香港没有限购、限售等政策,楼市调控主要靠印花税,且税率惊人。现在,印花税完全取销!松绑力度之大,相当于内地一线城市全面取消限购、限售!而此时的内地一线,尤其是北上深,都还在挤牙膏。港府认为,有关限制措施在当前的经济及市场情况下已无需要!感受到这汹涌的救市诚意了吧!再结合前段时间,香港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750.31万人,比2022年同期增加3.05万人。继2019年之后,香港人口重返750万!吃不吃惊,意不意外?有人会说,香港人口不是下滑很严重吗,李嘉诚都7折卖房了!但事实上呢,人口惊现大逆转!过去几年,香港人口确实在降。3年,人口流失了十几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这几年里,内地的长沙人口在涨,杭州人口在涨,合…

越南求助,中国出手了!

文字:图南2023年,中国与越南签署了110千伏深沟至芒街联网工程购售电协议,这是时隔7年中国首次恢复对越供电。缺电局面,让很多西方媒体纷纷对越南制造大国的梦想提出疑问。作为东南亚炙手可热的经济大国,越南的电力系统为何抓襟见肘,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和经济问题。看天吃饭1986年,越共六大决定革新开放,同年越南的人均用电量仅为68千瓦时,比菲律宾低4.7倍,比泰国低6.4倍。此后,随着越南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基础制造业兴起,劳动密集型工厂在越南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越南的电力工业,也就此快速发展。顺着经济浪潮,许多越南人漂进工厂(图:shutterstock)▼进入21世纪之后,本世纪前6年,越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均在7%到8%这个区间徘徊,居东盟各国之首。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迅速拉动用电量增长,革新开放之后,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领先世界。这个增长率已经达到韩国…

江西多地开拆经营场所影响逃生的防盗窗,部分地区已清理上千个

江西多地正掀起“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即在小商店、小旅馆等“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等整治占堵消防通道问题、拆除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网、铁栅栏、广告牌等障碍物。据微信公众号“吉安发布”1月30日消息,为深刻汲取新余市渝水区“1.24”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坚决防范重大火灾事故发生,我市决定自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整治行动,最大限度提升全市公共消防安全水平,坚决守住全市安全生产底线。“九小场所”包括小型学校幼儿园、小型医疗机构、小商店、小餐饮、小旅店、小歌舞娱乐、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小生产加工企业等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包括集餐饮、住宿、娱乐、商业、仓储、文化、体育、培训等多业态多功能于一体的经营场所,分租、转租形成生产、储存多种功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

离开“世界工厂”之后,工人下一步该怎么走?

✪ 许辉、姬煜彤德国耶拿大学、中山大学【导读】今年上半年,东莞GDP增速跌至全省倒数第一。东莞失速意味着“世界工厂”这一增长模式在如今的外贸环境下遭遇困境,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发展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的任务,在微观上终究要落到具体的人身上,产业升级意味着工人技能水平也得升级。但本文指出,工人技能水平较低已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制约。在“世界工厂”发展模式下,工厂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以低价作为卖点,工人不需要专业技能,我们在技能培训上也缺乏投入。这导致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上,高技能工人出现结构性短缺,企业就算想“升级”,想引入高技术设备、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也缺少高技能劳动力。技术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过程。文章回顾了中国在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策略,并指出,当前我国由政府主导的技能形成体系在提升工人技能上存在三个局限,难以解决“技工荒”,必须引入一定程度的市场机制…

风声|产业转移东南亚,中国能否像日韩一样升级成“链主”国家?

作者|刘正Simon Kucher 战略咨询顾问5月8日媒体报道,中国电动汽车集团比亚迪确认了该公司在越南生产电动汽车的计划。而就在今年初,苹果也开始考虑将部分产业链从中国移出,转投印度这一苹果销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进行生产。而在服装,家具,箱包和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中国的市场份额已降,在欧美,甚至在中国本土,越来越多Made in Vietnam(越南)的商品被摆上了货架。产业转移并非风险,而是现实。从宏观上看,2023年一季度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录得4.8%的增长,似乎并未受到产业链转移的影响。但如果我们深入细节,会发现其中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在下降,尤其是对美国和加拿大出口均下降两位数。出口增长部分,除去俄罗斯这个特例,最大的增长来自对东盟国家,增加了28%。你可能会想这是为了规避贸易壁垒而做的转口贸易,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机电设备产品的出口。也就是说,我们正在从中国出口生产线设备、到东南亚…

4月份中国出口表现好于进口,透露了什么信号?

4月份,进口低迷,主要受到原油价格同比下跌的影响。4月12日,在江苏连云港准备装船出口的车辆。图/视觉中国得益于汽车出口的强劲增长、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持续发力,也受益于去年二季度基数下修的加持,2023年4月中国出口延续了较为亮眼的表现。据海关总署5月9日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今年4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5%,进口同比增长-7.9%,贸易顺差902.1亿美元,同比扩大82.3%。亮眼的外贸数据背后,我们也应看到:东南亚对出口的拉动出现大幅下滑,仍展现出全球制造业走向衰退对外需的整体压制;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持续收缩,外围“卡脖子”的不利影响已然显化。中国需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激发出口结构转化的红利。4月份出口在产品结构上,主要依赖于机电产品(拉动5.8个百分点)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拉动1.3个百分点)拉动。主要产品中,汽车及零配件出口表现亮眼(拉…

一不小心,他站在了招聘新模式的风口浪尖

一个直播带岗主播和他背后的行业模式变革“一天时间,招了94个人。”2月21日,说起开春第一场招聘,吉浪浪语气中透着自豪。吉浪浪是一名直播带岗主播。除了星期天,他每天晚上都会在快手直播做招聘。他算了一下数,除去淡季,今年应该能帮一万多人找到工作。换个角度,能帮昆山的企业招到一万多员工。吉浪浪是昆山市直播带岗的代表之一。昆山对短视频和直播招聘的拥抱,让它走在了数字化招聘的前列。来自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昆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会议代表,多位就业专家及企业代表近期在昆山调研直播带岗“昆山模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强用工需求,是“昆山模式”背后的驱动力之一。资料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昆山企业用工备案人数121万人。对应的,每年也有上百万人到昆山就业。从前他们通过劳务中介,或拖着行李,一家一家企业去问。而…

某巨头辟谣背后: 产业出走东南亚 中国到底还有没有主动权?

引言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持续变化,产业转移正是这一过程的突出表现。在围绕亚洲地区开展规模产业布局的行业企业看来,尽管中国作为地区乃至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但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和生产成本提升,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利润将被进一步压缩。与此同时,一些东南亚国家近年来持续推动外向型经济扩张,凭借人力、资源和政策优势不断扩大外资规模,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获得了一定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内部分行业企业开始实施对外产业转移,将部分产能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地区,以期从多元化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以及更广的外部市场中持续获益。可以预见,后疫情时代亚太地区的产业转移将始终伴随地区各国的经济复苏进程,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地区产业结构重组和资源配置中的常态化现象。当前以东南亚国家为…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