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再次爆发强耀斑,有何影响?

5月5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太阳耀斑信息提示:北京时间2024年5月5日14时01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X1.3级)。该事件发生时我国处于白天,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了影响。预计未来三天,仍有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以上耀斑。此前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X1.6级)。5月3日,山东石岛气象台太阳色球望远镜拍摄到耀斑发生时的画面。图源:空间天气什么是耀斑?太阳耀斑是太阳上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周期约为11年。其主要观测特征是,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突然变亮,常伴随有各种能段电磁辐射和粒子发射的增强,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太阳活动有个特点,并不是一成不变地保持着同一个爆发强度与频率,而是像个枣核一样“两头细——中间粗”,平均每隔11年,太阳活动就会呈现出由弱到强,再由强转弱的周期性变化,这就是太阳活动周。在每个太阳活动周内,平均发生X级耀斑的次数为175次,平均下来…

用地球当探测器?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拿地球当引力波探测器?没错!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在高频引力波探测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案。他们认为,具有磁层的太阳系行星,比如地球和木星等,可以被用作探测高频引力波信号的巨型探测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谓引力波,其实是物质和能量的剧烈运动和变化下所产生的时空变化。如果以水面来比喻时空,那么引力波就可以看作是时空的涟漪。高频引力波是指频率远高于千赫兹的引力波。2015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成功探测到引力波,为观测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窗口。与电磁波不同,引力波与物质相互作用较弱,其探测可能揭开暗能量和暗物质的神秘面纱,能呈现一幅更完整的宇宙图景。此次,科研人员首次提出将太阳系行星作为探测高频引力波信号的实验室,利用环绕行星的科…

核查:贵州“中国天眼”变成“垃圾场”?实为美国废弃天文台

明查员丨陶亚迪速览网传说法为谣传,网传图片实为美国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该天文台于2020年发生严重坍塌事故,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表示不会重建,但会在当地开设教育中心。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官网近日发布了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观测季的公开征集通知,说明天文台仍正常运作。事件背景近日,海外社交平台有网友发布一张图片声称是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已经变成了垃圾场。但该说法明显有待求证。网传说法截图明查对网传图片的反搜结果显示,图片实为美国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坍塌画面,该天文台主要的观测装置为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据报道,2020年8月,阿雷西博望远镜的一根辅助电缆断裂,在反射盘上造成100英尺(约30米)的切口,并损坏了悬挂在其上方的接收器平…

台湾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香港有震感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03日07时58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度,东经121.74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据港媒消息,香港天文台接获超过100名香港市民报告,表示感到地震,震动维持数秒。

对话杨振宁:“全班师生获诺贝尔奖”的传说对不对?

图源:pixabay撰文丨施郁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1995, 图1)是印度裔美国理论天体物理学家,因为对恒星结构和演化的物理过程的研究,分享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193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又留在剑桥做了4年博士后研究员后,加入芝加哥大学所属的Yerkes天文台(位于威斯康辛州的Williams Bay)。图1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有一个关于钱德拉塞卡、杨振宁和李政道的传说,流传很广。芝加哥大学教授Peter Freund在《Passion for Discovery》中绘声绘色地讲述,钱德拉塞卡要从Yerkes去芝加哥大学校区上课,只有几位选课的学生,上过几次课后,只剩下两位学生,就是李政道和杨振宁,系主任愿意取消这门课,但是钱德拉本人坚持要上,因为学生很优秀,他乐于讲下去。后来全班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诺贝尔奖。我曾经在2013年1月25日和2014年6月7日通过电子邮件向杨振宁先生求证这个故事,杨…

“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人类没做过的事,才值得做

今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中国天眼(FAST)”工程团队名列其中。作为中国国民度最高的大科学装置,正式运行的近3年内,FAST已诞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去年12月,我们专访了FAST的首席科学家李菂,与其聊了聊FAST能系统性地产出成果的原因,以及其与FAST背后的故事。李菂:打破边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学家。2019年起,他带领团队在快速射电暴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与李菂的聊天不用担心冷场,他愿主动开启一个话题。采访还没开始,他先递来一个信封,里面是四张关于“中国天眼(FAST)”的纪念卡片。2021年以来,李菂团队分别借用《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洛神赋》和《故宫图册》的意境,记录FAST的主要成绩。仿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的一张最为知名,这是为了纪念团队在201…

“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人类没做过的事,才值得做

今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中国天眼(FAST)”工程团队名列其中。作为中国国民度最高的大科学装置,正式运行的近3年内,FAST已诞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去年12月,我们专访了FAST的首席科学家李菂,与其聊了聊FAST能系统性地产出成果的原因,以及其与FAST背后的故事。李菂:打破边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学家。2019年起,他带领团队在快速射电暴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与李菂的聊天不用担心冷场,他愿主动开启一个话题。采访还没开始,他先递来一个信封,里面是四张关于“中国天眼(FAST)”的纪念卡片。2021年以来,李菂团队分别借用《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洛神赋》和《故宫图册》的意境,记录FAST的主要成绩。仿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的一张最为知名,这是为了纪念团队在201…

今年“最大太阳”,这么早就出现了

1月3日8时38分,地球运行至轨道近日点,这是本年度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刻,人们会看到2024年的“最大太阳”。为什么太阳离地球近了,天气却很寒冷?太阳到底为啥时“大”时“小”?中国科学院天文科普专家为您揭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地球以椭圆轨道绕日公转,正因如此,日地距离并不固定,离太阳最近的位置称为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远日点比近日点远约500万千米。每年1月上旬地球经过近日点,7月上旬经过远日点,分别对应一年中太阳视直径最大和最小的时刻。今年,地球于1月3日8时38分运行至近日点,日地距离约为0.983个天文单位,约合1.47亿公里。此时,太阳视直径为32角分31角秒,人们所见到的日面是今年最大的。此时的太阳堪称“年度最大太阳”,日面视直径大约比今年7月5日地球通过远日点时大3.4%。而在“年度最大太阳”现身的3日后,1月6日就是小寒节气,我们将迎来一…

当C919在维多利亚港上空翱翔

国家自主研制客机C919今日(16日)上午在香港进行飞行演示。上午10点半由香港赤鱲角机场起飞,约10时50分,C919由西至东进入及飞越维港上空,并环绕香港岛两圈。为配合飞行演示活动,香港民航处在维港一带设立临时限制飞行区,限制包括放飞无人机等活动。以机长身分驾驶C919从上海飞抵香港的民航处航空安全督察李谦彦,亦参与飞行演示。上午10点半,C919从香港国际机场起飞。图源:香港电台今日香港气温骤降,香港天文台在今日(16日)上午6时发出寒冷天气警告,称香港今日最低气温仅有12°。不过低温天气并未影响香港市民及游客一睹国产大飞机风采的热情。早上8点左右,维多利亚港两旁就已有摄影发烧友及游客“霸位”,希望占据较好位置拍摄C919。摄影发烧友们表示,虽然天气开始转冷,但C919来港属难得机会,而且会在维港低飞,希望届时能拍摄到C919融入维港景色的相片。直新闻驻港记者丘倩怡在现场观察到,香…

“墨子”发现潜在威胁小行星!

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首批近地小行星◎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11月2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近日发布公告确认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这是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均是2023年11月18日首次观测到,发现时的视亮度分别为20.8等和21.0等,视运动速度分别为0.513度/天和1.006度/天。累积了多个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后,2023 WX1和2023 WB2的初轨已经确定,分别为阿波罗(Apollo)和阿莫尔(Amor)型近地小行星,其中2023 WX1与地球的最小轨道交会距离为0.0416天文单位,预估直径约170米,是一颗潜在威胁小行星(PHA)。墨子巡天望远镜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学科平台建设项目,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大视场光学成像望远镜,已于2023年9月17日发布首光图像,是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第一…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