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甲流“抢”病人

每一次大抢救的背后都有一系列机缘巧合的偶然。作者:范志伟(三甲医院急诊科医生)深夜11点,急诊依旧人声鼎沸。每逢秋冬季,急诊里等候就诊的病患几乎都是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感染者,医生的工作量也比平时上升了3—5倍。所有人都戴着口罩,依然能在喧嚣声中听到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坐在我面前。通过询问病史,我得到了重要的信息:突然起病、高热不退、肌肉酸痛伴有疲劳乏力等全身症状。虽然还未对患者进行完善的甲流抗原检测等检查,但他的症状几乎与甲流感染一模一样,十有八九可以判定是这个病了。患者面带难色,痛苦地说:“医生,我太难受了,给我输个液吧?”在急诊室工作,经常会听到患者要输液的需求。也许是因为大家的童年记忆里大多有长辈们“输液好得快”的连哄带劝?其实随着医学技术和医学观念的发展进步,现在很多时候,输液不再是首选、必选方案。如果对甲流患者进行输…

新研究:半数心脏骤停有预兆,专家解读男女症状有何不同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任琳贤8月26日,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数字健康》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美国西达斯-西奈斯密特心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672名心脏骤停患者的数据后发现,50%经历过心脏骤停的人在24小时前都有明显的预兆——对女性来说,最明显的症状是呼吸急促,男性则是胸痛。另外,还有一少部分男性和女性都经历了异常出汗和癫痫样发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介绍,心脏骤停就是心脏突然不跳了,完全停搏。另外,一些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比如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过快的室速导致心脏几乎不跳动,失去了射血能力,这类情况也属于心脏骤停。病人发生心脏骤停后,若不能尽快恢复心跳,一般很快就会死亡,相当危险,致死率很高。心脏骤停的诱因有很多,常见的是心肌梗死、心衰急性恶化、大动脉动脉瘤破裂、恶性心律失…

心衰不是老年人“专利” 熬夜、过劳中青年要警惕

原标题:心衰不是老年人“专利” 熬夜、过劳中青年要警惕  新华社合肥11月26日电(记者鲍晓菁、林苗苗)双十一后,合肥快递员小张业务非常繁忙,原本他以为只是得了感冒,却没想到患上了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衰,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才转危为安——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专家提示,心衰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秋冬季节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高发,也可成为引发心衰的“罪魁祸首”。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主任程景林称,像小张这样的患者近年来已经出现多例,以加班熬夜的年轻白领或过度疲劳的学生为主。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室颤、高度-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症状已经常见于年轻患者,这些都可诱发心衰。而对于部分基因易感人群,感冒迁延不愈后,可造成扩张型心肌病,最终导致心衰。在中老年群体中,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更要预防感冒,感冒加重后造成的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可…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