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小区车库暗藏2000多坛白酒10年,物管:系抵扣物已转运走

2000多坛,大约2.5万公斤白酒,难道是被主人“遗忘”了?近日,发生在重庆的这起地库藏酒事件,因业主偶尔发现被曝出。网上一段18秒视频显示:一个地下车库里有一扇门关着,另一扇门半掩着,几位男女打着电筒将那扇关着的门打开后,在电筒光的照射下,一间漆黑的屋子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坛子,而坛盖被密封着。此时,视频中传来几名男女不约而同的声音:“酒……酒……酒……”随后,画外音中一名女子介绍说:“……现场发现是酒,快把灯打开!”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得知,上述视频拍摄于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华夏城小区地下车库。有业主介绍称,该小区一区车库负二层和三区车库负五层部分区域多年来一直关门上锁,大家根本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些啥。“4月7日下午,有业主到车库开车时突然看到原本紧锁的一间房子的门被打开,便好奇地探头去看。”一名周姓业主介绍称,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借着车库的光线看到里面…

单身生子,妈妈决定和另一个女人同居

2023年秋,单亲妈妈雯雯决定找个人“搭伙过日子”。对于搭伙人,她心中有着明确的画像:也是单亲妈妈,经济独立,为人诚实,能和自己一起支撑起这个“重组家庭”。10月,她与来自山东的朵朵母女组成全新四口之家,试图探寻一种新家庭模型存在的可能性:两个母亲,两个孩子,合租一套房子,均摊生活费用,其余开销各自承担,生活上互相帮助,以“合伙人”的身份,组建起一个新家庭。过程中,雯雯发现,抛开性别、爱情与法律保障,两个母亲搭伙过日子的本质,与婚姻生活极为相似——同样需要面临家庭分工与经济压力,也需要正视性格磨合与三观差异,但纵使如此,雯雯依旧坚定认为,两个女性一起生活,比和男性在一起要强百倍。数据显示,当下中国,单亲妈妈的人数已经突破3000万,在离异家庭中,平均6个男人,只有一个选择抚养孩子。社科院曾对120名离婚夫妻进行追踪调查,发现离婚5年后,男方再婚比例高达80%以上,而女方…

12岁女孩清晨在家坠楼前一天:曾因小抄被要求写检讨书,体育课被球砸中

12岁的馨馨拥有自己的房间。在上海这间十来平方米的屋子里,她把衣物折叠成小方块,将用尽的涂改液改装成了摆件,墙上贴着自己的画。房间连通着阳台,为了防止夜深有家人晒衣服、打扰馨馨,家人允许她锁门。如今,房间的门锁已经被砸坏。3月15日清晨,馨馨爸爸叫她起床,无人应答,爸爸试图破门而入时得知,女儿坠倒在一楼,而他们家在十一楼。当天,馨馨不幸离世。最初,家人们以为这是一场意外。看到馨馨生前发送的消息后,他们发现,是她自己做出了决定。她在消息中提及,3月14日,也就是坠楼前一天,自己在学校的小抄被抓后要写检讨、体育课上被球砸中等。而爸爸回忆,3月14日夜,女儿在家里没有表现出异常。▲馨馨改装的修正带家人试图在记忆里找到女儿求救的痕迹,但没有收获。馨馨爸爸希望自己曾经能收到女儿求救的信号,他说:“女儿没有给我这个机会。”生前发消息提及2000字检讨书校方称要求为800字,调查报告…

广州“招工难”背后的湖北制衣人:每天工作超15小时,日薪500元不算高

海报新闻记者 文露漪 张一帆 报道近日,广州制衣厂遭遇“招工难”一事在网络引发热议,有老板称打出日薪500元的招牌仍招不到工人。而这个很多外行人看来的“高薪”,和实际的工作量相比,也许并不算高。广州市海珠区的康乐村、鹭江村被称为康鹭片区,这里的服装加工业全国领先,片区内有广州最大的纺织加工和服装批发市场。由于这里的制衣工人大多来自湖北,这里也被叫作“湖北村”。今年2月底,多家媒体报道广州制衣工厂的老板们在“湖北村”遭遇招工难,“500元一天都招不到人”,有网友表示对高薪招不到人的情况不理解。海报新闻记者询问了多位湖北籍的广州制衣工人,在他们看来,日薪500元和实际的工作量相比并不算高薪。制衣厂老板们带着样衣招工据了解,制衣工人工资一般根据造成的服装件数计算,老板招工时会拿着样衣给应聘者展示,单件加工工价按照难度从几毛钱到十几块不等。要想拿到500元的日薪,工人们最少得…

南京起火小区不止一次失火,居民:小区脏乱差,物业管理松懈

昨晚4时许,南京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一高层楼层发生火灾。事发后,消防部门紧急赶往现场扑灭大火,但最终,还是有4人因大火不幸丧生。事发时,有多位目击者拍下了视频:视频中可以看到,着火楼层很高,而且明火非常大,浓烟滚滚,火势越烧越大。一位同楼的居民回忆:自己在熟睡中被“着火了”的喊声和消防车的声音吵醒,此时她的屋子里已经弥漫着浓浓的烟雾,她赶紧从楼梯逃走,吸了一鼻子的灰,但好在逃了出来。但死亡的4人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失火原因知情人透露着火原因:居民电动车在楼上充电导致。据悉,这个小区人口多,小区管理差,电动车上楼充电现象非常常见,最终造成悲剧。小区不止一次失火还有人透露,这个小区不止一次失火,去年就曾失火并因此报警,但小区物业并不重视我的看法小区电车上楼充电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而且是不允许的,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火灾,而物业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希望事发小区吸取教训,进…

湖南益阳菜市场垮塌事故:一女性摊贩遇难,顶棚或无支撑结构

2月5日10时15分,湖南益阳南县人民路集贸市场顶棚因积雪发生局部垮塌。据央视新闻消息,垮塌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截至13时,被困14人已全部救出。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伤者正在医院救治,暂无生命危险。在菜市场开早餐店的商家陈元告诉记者,10时15分左右,他正在给客人做早餐,听到一声巨响,大棚突然塌下来,坍塌的过程总共不到五秒的时间,“太快了,所有人吓得赶紧往屋子里面跑,不敢往外面跑。”他回忆,这次的雪“很大很厚”,上次见到这么大的雪,还是在2008年。据中国天气网,南县从1月31日开始连续降水:2月1日天气为小雨转冻雨,2月3日也出现冻雨。2月4日,雨夹雪转晴。5日,南县天气为“小雨”,最低零下二摄氏度,最高零摄氏度。一些社交平台信息则显示,5日,当地路面有明显积雪。王红在菜市场一侧铺面里做生意,上午,她听到“头顶好像打雷一样”,往店门外看,架设在两侧建筑物中央的棚顶开始坍塌…

甘肃地震亲历者:老人被砖块砸醒受伤,邻居因房屋垮塌失联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19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到多位积石山县的民众,他们讲述了地震发生前后的情况。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黄草坪、大山庄、河崖村、积石山民俗村、尕护林、赵家地、大沟、盖新坪、怕沟湾、二沟,20公里内的乡镇有石塬镇、吹麻滩镇、刘集乡、柳沟乡、大河家镇、寨子沟乡、中咀岭乡、居集镇、郭干乡、关家川乡。当地震后。央视新闻截图马先生在积石山县工作和生活,他所在的吹麻滩镇属于此次地震周边20公里内的乡镇。他告诉记者,自己家住8楼,地震来临时,震感强烈,他赶紧叫醒家人,一家人穿好衣服,顺着楼梯快速跑下楼。因为害怕出现余震,从家里出来后,大家纷纷来到广场、体育场等开阔地带,都没有再回去,一直在户外待到天亮。夜晚户外温度都在零下十几度,有人来不及多穿衣服就跑下来,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

13岁男孩遭老师掌掴后右眼失明,家属:曾嘱咐老师别打头部,两眼几乎失去视力

接用户胡女士反馈,她的弟弟小胡左眼曾多次做手术,家属因此按照医嘱告知老师不要打孩子头部,结果老师对其掌掴后,小胡的右眼孔源性网膜脱落。右眼接受治疗中的小胡 受访者供图“医生说,他的视力再也恢复不了了……”12月11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胡女士。她说,事发后,小胡把自己锁在屋子里,白天拉着窗帘,不愿意见任何人,“他多次称自己拖累了家人,表达轻生的想法。今年10月,他突然给我说,让我帮他讨一个公道……”治病多年——就医诊断为“左眼陈旧性视网膜脱落”,2020年至2023年多次手术治疗胡女士是河北蔚县黄梅乡人,父母常年以打工为生,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在家种地,她还有个弟弟小胡,今年13岁,在家人眼中是个懂事的孩子,“我们家的生活算不上富裕,但基本生活完全可以保障。”据胡女士介绍,2019年前后小胡出现近视情况,家里便给他配了眼镜。起初,家人以为和上网课有关,因为此前小胡的视…

美拉德,美不动了

美拉德——这个秋冬最新也最流行的时尚界词汇,正在席卷社交网络。打开各大社交平台,万物皆可美拉德。这个原本来自烹饪界的词汇,被挪用到时尚界后,一夜之间成为了顶流,把今年流行的老钱风、多巴胺穿搭等“前浪”狠狠甩在身后,稳坐C位。可以说,只要稍微带点美拉德特色的东西,无论衣食住行哪方面,打上这个标签后就能招揽一波流量和关注。不懂美拉德,仿佛上网遇到了瓶颈,看到这三个字都以为自己变成了文盲。但细扒美拉德的走红,它更像是一场空穴来风的人造流行。美拉德“无罪”,令人反感的是,当一个词汇成为了流行标签,被捧上了流量高地后,迎来的便是铺天盖地的滥用。美拉德风,是什么风美拉德,这个读起来拗口的名字,其实很好理解。它源自于“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一词。1912年,法国化学家路易•卡米耶•美拉德发现食物在烤制过程中,氨基酸和糖通过与脂肪接触会在食物中发生反应,产生了棕…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卡塔林·考里科首部自传要来了

·“我想到了那些可能受到我的故事启发并希望成为科学家的年轻女孩们。我要告诉她们:保持好奇心,采取正确的态度,坚持下去,无论道路多么漫长和曲折。”10月2日晚,澎湃科技从译林出版社获悉,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卡塔林·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其首部自传《Breaking Through:My Life in Science》(《突破:我的科学人生》)将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卡塔林·考里科自传《Breaking Through:My Life in Science》(《突破:我的科学人生》)。图片来源:译林出版社10月2日傍晚,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宣布授予美国科学家卡塔林·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得针对 COVID-19 的有效 mRNA 疫苗得以开发。截至目前,共有22…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