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的“耐药隐忧”

耐药问题的受害者,也是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推手。“口服米诺环素,一切正常,轻微咳嗽。”徐小敏在记事本里写道。换了第三种药后,9岁孩子的烧总算消退。9天的时间里,她穿梭在上海的医院和家中,熬瘦了5斤。秋冬以来,支原体肺炎的流行,让无数的家长和徐小敏一般备受煎熬,眼见孩子的用药从头孢、阿奇霉素换到米诺环素、多环西素,高烧却迟迟不退。治疗过程中,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也就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呈现出“耐药性”。这一难题让家长和医生关切:阿奇霉素是否被过度使用?医院如何应对用药无效?换药会有副作用吗?事实上,“耐药性”早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可能带来更加长远的健康风险。但矛盾的是,不少焦虑的家长冲向药店,自行抢药、服药,在这场攻克支原体肺炎的“时间战”里,他们是耐药问题的受害者,也是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推手。什么是耐药性?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分享…

云南一直肠癌患者手术失败死亡:尸检称非直肠癌,医院不认可

74岁的王卫东在做直肠癌手术时因失血过多导致死亡。云南维权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了尸检,诊断为肝脏转移性腺癌,急性肠炎(结肠)等,并未见直肠癌。尸检注明,病检结果与解剖所见的尸体征象一致、相互印证,多脏器未见癌细胞转移扩散,病变程度轻微不构成致命性病变,符合失血性休克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征。至此,家属认为这是一起医疗事故,是医院对患者“直肠恶性肿瘤”诊断不明,致手术过程中发生事故,该负主要责任。云南省肿瘤医院对此尸检结果提出了异议。“这不是医疗事故,是个医疗意外,我们不认同那份尸检报告。”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该院坚称王卫东生前患直肠癌,且肿瘤大,属于晚期,肝脏有转移病灶,“手术符合诊疗规范”。2023年3月22日,经昆明市卫健委委托,昆明医学会出具了一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该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云南省肿瘤医院负次要责任。对此鉴定结果,医患双方均存…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