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杨振宁:“全班师生获诺贝尔奖”的传说对不对?

图源:pixabay撰文丨施郁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1995, 图1)是印度裔美国理论天体物理学家,因为对恒星结构和演化的物理过程的研究,分享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193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又留在剑桥做了4年博士后研究员后,加入芝加哥大学所属的Yerkes天文台(位于威斯康辛州的Williams Bay)。图1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有一个关于钱德拉塞卡、杨振宁和李政道的传说,流传很广。芝加哥大学教授Peter Freund在《Passion for Discovery》中绘声绘色地讲述,钱德拉塞卡要从Yerkes去芝加哥大学校区上课,只有几位选课的学生,上过几次课后,只剩下两位学生,就是李政道和杨振宁,系主任愿意取消这门课,但是钱德拉本人坚持要上,因为学生很优秀,他乐于讲下去。后来全班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诺贝尔奖。我曾经在2013年1月25日和2014年6月7日通过电子邮件向杨振宁先生求证这个故事,杨…

复旦留美博士纽约街头流浪16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16年前,同学眼中的他,是绝顶聪明的“学霸”,老师口中的他,就是“神话”;他被复旦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录取,获得李政道奖学金去美国深造,硕士、博士毕业后,再留校读博士后;获得美国绿卡,曾就职华尔街,月薪超过10万美元.......16年后,他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衣服凌乱,被人发现在美国纽约街头流浪,“流浪博士”孙先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同学老师眼中的他:绝顶聪明的“学霸”、“神话”从孙先生不同时期的同学、老师的回忆中,可以了解到,他一直都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是“别人家的小孩”,是绝顶聪明的“学霸”,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同学们的骄傲......1969年,“流浪博士”孙先生出生在江苏美丽的小城江阴,中学就读于南菁中学。张平(化名)和孙先生小学同班、初中同校。在他的记忆中,孙先生在小学担任大队长。他可以和大家玩到一起,在家学习时则是“高度自觉、认真的”。曾经在小学和初…

当一名上海博士后遭遇“灵魂三问”

“都博士毕业了,为什么还要去做博士后?”“博士后是学生还是工作?”“博士后的出路就是做学术吗?”当一个人从博士迈向博士后阶段,往往要面对这三个外行却又现实的“灵魂拷问”。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光是对博士后个体的发问,也是提给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博士后人才培养工作的问题。上海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首批实践地。长期以来,各设站单位充分利用博士后制度的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研究,为国家战略人才输送了一批后备力量,共培育出站博士后3万余人。在全球青年人才争夺白热化的今天,上海要怎样巩固先发优势,切实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充分激发人才队伍创新创造活力?过渡阶段,如何度过?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学位是博士,博士后并不属于学生群体。那么,博士后是一份工作吗?“是工作,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博士后是新近取得博士学位人员在成为正式研究人员前,积累…

中国首个!计划部署南海海底

沈涵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10月1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南海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成果新闻发布会上,李政道研究所正式发布“海铃计划”蓝图。该项目将探索建设中国首个深海中微子望远镜,通过捕捉高能(亚TeV到PeV量级)天体中微子来探索极端宇宙。据悉,海铃团队已完成首次海试任务,测量验证了南海一处候选海域作为中微子望远镜台址的可行性,完成“海铃”中微子望远镜的概念设计,相关论文10月9日发表于《自然•天文》。“海铃计划”构想图。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李政道学者徐东莲介绍,“海铃”望远镜将以整个地球为屏蔽体,接收从地球对面穿透而来的中微子,“因位于赤道附近,‘海铃’望远镜可通过地球自转探测360度全天域中微子,实现对不同方向中微子的无死角观测,与南极‘冰立方’以及北半球其他中微子望远镜形成互补。”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海铃”一期项目已于2022年底启动,拟在选定…

孙女忆吴健雄:参与曼哈顿计划奥本海默叫她姐姐,大家说她本应获诺奖

吴健雄(1912-1997)编者按随着诺兰的电影《奥本海默》全球票房突破9亿美元(65亿人民币),一群科学家沙漠小镇洛斯阿拉莫斯进行原子弹研发的那段秘密往事变得人尽皆知。然而,在奥本海默、费曼、劳伦斯、泰勒等等一众男性科学家之外,一位华裔、女性科学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这个人便是吴健雄——一位常被评做科学界欠她一个诺奖的女物理学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一群男性物理学家中,放射性衰变方面的研究便已为吴健雄这个“身材娇小的中国姑娘”赢得了一席之地。但这种声誉并没能为她赢得一个伯克利的职位,她去到了普林斯顿,然后又加入了洛斯阿拉莫斯的那个秘密项目,在那里,奥本海默称她为贝塔衰变研究的权威,她的研究是原子弹制造中的一项关键工作,研发铀浓缩方法增加核弹的燃料供应——还记得诺兰电影里玻璃罐里的弹珠吗?这也是我们决定重发这篇吴健雄孙女Jada Yuan写给她的回忆文章的原因,她的孙女…

《奥本海默》背后,藏着一位华人女科学家

作者:顾景言随着电影《奥本海默》的热映,一批以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为首的男性科学家为大众所熟知。● 电影《奥本海默》剧照其实,在他们中间还有一群优秀的女性科学家,也同样值得书写。其中就有一位重要的华人女性——吴健雄。吴健雄是谁?不妨先看一看科学界给她的头衔:“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弹之母”“中国的居里夫人”“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性会长”……盛誉之多,不必赘言。1957年,因为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海内外华人都为他们感到骄傲。● 1957年李政道(中)和杨振宁(左一)获得诺贝尔奖然而,大多数国人有所不知的是,在1957年,当这两位年轻的科学家接受至高荣誉的时候,许多世界物理学领域的精英大牛们,却都在为一个吴健雄叫屈不平。这些科学家们觉得,诺贝尔奖未能颁给她,是极大的不公正。如果没有她的帮助,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理…

一个真实告密者的自白:长达25年严密监控自己的老师

耄耋之年的王镇皋,其人生故事正被更多人知晓美国的数学奇才约翰·纳什,年轻时患上严重的精神病,成为普林斯顿大学里的另类。他的传记作家曾把他称作“普林斯顿校园的幽灵”。在师友和亲人的关爱下,纳什的天才没有被埋没,他在晚年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成就一段科学史上的佳话,好莱坞据此拍摄的影片《美丽心灵》也是佳作。在遥远的中国,一所重点大学的校园里,有另一段“天才”的传奇。主人公名叫王镇皋。现在,他已是耄耋之年行将就木时,故事却开始在网上流传。只是,他的经历不是佳话,而是悲剧。王镇皋,山东大学1950级物理学院学生,曾是被称为“中国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家束星北看重的学生。据王镇皋自己说,束星北曾经评价他的资质可能比自己另一个著名的学生李政道还要好。但在当年,就在王镇皋站在学术道路起点、准备展望未来时,命运却将他引向另一个终点——“告密者”。王镇皋在理论物理学上拥…

颜宁赖以成名的成果 背后有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

作者:在美华人学界大咖dave sun生物学家颜宁要回国担任新创办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了。颜宁赖以成名的成果是“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这是一个困扰了科学家50年的问题,在颜宁团队的努力下,第一次在冷冻电镜下得到了揭示。但是这个成果从“颜宁验证了这个结构变成了颜宁发现了这个结构”,其中的故事令人感慨。验证和发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相当于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杨振宁李政道和验证了这一定律的吴健雄这样的关系。而颜宁将这两者都归于自己了。提出这个“转运蛋白分子结构模型”的其实另有其人,且早在20年前。故事很长,不知道有没有人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颜宁简历:1996年-200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习,获学士学位;2000年-200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2005年-200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

杨振宁与李政道当年的友谊与情趣

杨振宁和李政道 | 普林斯顿IAS 图源[4]导 读在科学作家伯恩斯坦那篇介绍宇称问题的普及性文章中,透露了杨振宁、李政道在普林斯顿、布鲁克黑文等地合作研究的一些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与业余消遣。当年的许多同事也记得 “两个聪明的中国人” 在办公室里讨论问题的情况,后来担任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主任的戈德海伯还讲述了一段物理学家费曼插科打诨的趣事。通过引述这些轶事,作者赞美杨、李两人当年的合作、友谊、欢乐与激情。本文原系刘钝教授近期发表在《科学文化评论》上的一篇文章,《知识分子》今天发表其第一部分。撰文 | 刘钝(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科学史系)20世纪50年代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群英荟萃,众星云集,杨振宁、李政道就在其中。掌门人奥本海默(Julius Oppenheimer,1904-1967)当年说过一句话: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振宁、李政道这两个年轻的中国人一起走在普林…

人工智能拥有艺术气质 艺术与科学作品展亮相国博

原标题:人工智能拥有艺术气质 艺术与科学作品展亮相国博参展作品《信息时代的狂欢》,温京博(中国)。新京报讯 11月2日,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本届展览由清华大学与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围绕“AS-Helix: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主题展开。“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和艺术大师、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倡导发起,集中呈现来自世界各国、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前沿实践成果,尝试从人类认知、生产方式变革、未来教育、艺术范式、设计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展开对话和思考。此次参展的120余件作品,来自国内外多所艺术院校、研究机构,类别包括新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纺织与时尚设计、陶瓷设计,以及其他体现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创作。本届评审委员会还将评选出最能够体现艺术与科学深度融…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