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个朝代,嫔妃们害怕生太子

《甄嬛传》“皇上,三阿哥又长高了。”《甄嬛传》里的这句著名台词,很多观众都耳熟能详。说出这句台词的“齐妃”身为剧中“皇长子”的生母,深知自己早已不受皇帝宠爱,把未来的命运寄托在儿子“三阿哥”身上,认为只要“三阿哥”弘时能有来日,她就有熬出头的指望。这也符合我们对古代王朝“母凭子贵”的认知。中国古代王朝中,对绝大多数后宫女性而言,“生育”被迫成为她们的一生追求。是否育有子女,不仅关系她们的个人命运,也和整个家族的荣誉挂钩。但生下了孩子,就真的能改善自己的命运吗?有朝代的情况与我们刻板想象相悖:妃嫔们对生育表现出极大的恐惧,尤其不愿意生太子,甚至会采取极端手段终止妊娠。那就是北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在他的著作《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一书中,介绍了这一反常情景。北魏时期,父权制下,嫔妃都害怕生太子,甚至不惜自残来防止生产。书中的女性们忍受…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