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AI无法替代作家,我有生之年都不会失业

3月11日下午,以“文学的故乡与他乡”为名,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与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展开对话。对谈现场 权义 摄对话以莫言对于“文学的未来已经岌岌可危”这一论断的回应展开,莫言说:“我从80年代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听到过很多给文学敲警钟的言论,说随着电视和网络的出现,文学的命运可能就要终结,事实证明,文学永远不会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消亡,每一次科学的进步都会给文学插上新的翅膀。即便 AI已经出现,作家这个职业也不会就此终止。”“我相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作家独具个性的形象思维是AI无法替代的,我和古尔纳先生,有生之年都不会失业的。”莫言谈道。莫言认为,古尔纳的小说中有许多“我不熟悉的生活和许多我不熟悉的人的情感”,而“文学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一个国家的作家的作品能够被另外的国家的读者所接受,在于他们的作品都具备了人类的共同价值、共同的喜怒哀乐、悲…

我们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神兽啊,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撰文 | 劳骏晶编辑 | 陈光2024,甲辰龙年。在新年里需要频繁出现应付粉丝时,龙的心里大约是一片迷茫的。它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总处在一种乱序中。它有鹿角、牛嘴、鹰爪、鱼鳞、蛇身,七拼八凑,全然不归达尔文管辖。十二生肖里,尽是被进化论认可的动物,除了它。远古时它就被刻在石壁上、画在彩陶上,用绿松石描画出来。直到几千年后,有个叫闻一多的人提出了图腾学,它才有了民族象征的正式编制。它曾是帝王专属,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自称真龙天子,管自己的工作服叫龙袍、办公椅叫龙椅。可到了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里,它又是仙班里的基层员工,行云布雨全得听命行事,还被一只叫孙悟空的猴子呼来喝去。黄帝骑它,大禹治它,一会儿当坐骑,一会儿演反派。它宁愿宅在家里,因为出了国门,它就突然化身长着翅膀的“街溜子”,干一些喷火抢公主的事。但在家里它的名声也不好,被传和…

龙?loong?dragon?

国际社会能否理解中国理念、了解中国文化、看懂中国故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译外的翻译水平。作为中华民族重要象征的龙,在其翻译上就一直存有争议。到底是用已经为人熟知却与欧洲神话中的恶兽同名的dragon,还是使用专有名词loong更为合理,众说纷纭。2023年12月22日,广州龙狮队球员摩尔在比赛中 王菲摄/本刊1  谁在翻译中国龙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译龙记录是马可·波罗于13世纪口述、19世纪出版的法文书籍《马可·波罗游记》。书中把龙译为dragon,但是在地名中把龙音译为loung。14世纪来中国的方济各会修士鄂图瑞克,用拉丁文serpens(蛇)称元朝宫殿里的龙,这个词对应的英文词是serpent(大蛇)。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出版《华英字典》,把龙译为dragon。这之后,dragon成为比较常用的译龙方法。但是也能发现使用loong的例子。1809年,英国传教士马希曼在一本研究汉字的小册子里把龙注音为…

中国官媒把“龙”的英语改成了“loong”,而不是“dragon”

随着青龙之年“甲辰年”的临近,关于中国传说中神兽“龙”的英语称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传统的“dragon(龙)”翻译在近年来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而“loong(龙)”这一新的提法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了热议的焦点。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GTN近期在一场活动的报道中,率先采用了“Loong Year”和“Loong Dance”的译法,这一举动无疑为“loong”的推广加了一把火。随后,微信平台上的“上海文联”也发起了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0%的中国网民倾向于使用“loong”作为龙的英语表述。在中国人看来,西方的“dragon”与中国的“龙”在文化内涵上有着天壤之别。中国的龙是祥瑞的象征,寓意着吉祥、权力和智慧;而西方的龙则往往被描绘为邪恶、凶猛的生物。因此,许多中国人认为,继续使用“dragon”作为龙的英语翻译,无法准确传达中国文化中龙的真正含义。网友们对于这一话题的讨论也异常热烈。有人指出,“drag…

拜登很头疼,白宫来了位不配合的领导人

很意味深长的一个细节。白宫炉火边,拜登接待印尼总统佐科。佐科一字一句地说:“印尼呼吁美国采取更多行动,制止加沙的暴行,停火是必须的,为了人类。”拜登一只手放在嘴边,若有所思,但场景很尴尬。很简单。1,这是印尼当众在打脸美国。美国啊美国,在加沙问题上,你做得实在太少。2,“停火是必须的,为了人类”,佐科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美国啊美国,你的人道主义在哪里?3,拜登却还没法接话,即便一万匹草原神兽心中奔腾而过,也只能尴尬地接受着。因为他请佐科到访白宫,显然也不是寻常之举。我看到,有西方媒体就几乎直言不讳指出,在中美旧金山峰会前夕,特意邀请佐科到访白宫,“初衷就是想拉近美国与印尼的关系”。所以,一见到佐科,按照媒体的报道,拜登就大谈两国友好合作,“并对中国共同保持警惕”。美国和印尼关系也提升为 “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用拜登的话是,“这标志着美国和印尼的全面关系…

看到“山东人被豆橛子逼疯”上热搜,山河四省都沉默了

最近山东人吃豆橛子时的为难表情be like ↑↑↑眼瞅着暑假只剩下最后几天,现在互联网上发自内心感到快乐的只有两群人。一群是家长,家里的神兽不论小学还是大学,总归是要去上学了。而另一群,是山东人。因为他们终于要摆脱被豆橛子统治的暑假地狱了!via @吴迪过去的两个月里,山东人民仿佛集体进入了一个名为“豆橛子之省”的规则怪谈。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就必须遵循一条规则——“吃掉咱妈端上桌的所有豆橛子。”无数山东人已经断断续续,连吃了一两个月的豆橛。via @猴得煌豆橛子,即山东话里的豆角。更准确点的说,每年夏天折磨起山东人的是口感偏硬的长豆角,有的地方叫豇豆。中国人吃菜就爱图个时令新鲜,春天吃笋秋天吃蟹,什么菜正上市就吃啥,饮食习惯顺应自然节气。这原本是个挑不出毛病的好习俗。直到山东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夏日本命应季蔬菜是那一上市就卖三个月的豆橛子。via @优优作为国内蔬菜第一…

高烧不退、发病人数翻倍、奥司他韦抢光,甲流比新冠更可怕?

新冠疫情刚刚平静,病毒又出招了。“现在学校里到处听到孩子的咳嗽声。”刚刚送家里的“神兽”归位,上班族们刚松一口气,又面临新的难题。“甲流”开始悄悄在学校流行了,持续高烧、咳嗽等症状出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部分学校为此停课。百度热搜大数据显示,近2周,“甲流”相关内容搜索环比增长150倍。百度健康在线健康咨询数据也显示,2月1日~2月28日,流感/甲流相关问诊量增长了88倍;呼吸内科问诊量增长了26%。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月13日至2月19日这一周,流感病毒阳性率首次超过了新冠病毒,主要流行的病毒毒株是A(H1N1)亚型、A(H3N2)亚型,属于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另据国家流感中心报告的详细数据,流感样病例监测实验室检测病例达到10060例,其中北方省份中阳性比例达到10.6%。与此前一周相比,病例数增长了接近200%。到了第8周也就是刚刚过去的2月20日至2月…

打打杀杀、来来去去,顿巴斯从未屈服

在乌克兰顿巴斯地区最大城市顿涅茨克市的街头,普希金大街众多的长椅扶手上,刻有一种形态奇特的怪兽雕饰,它长着比身体更长的、弯曲繁复的角,像狮子一样充满力量感的前爪,以及一对张开的大大的翅翼。在剧院广场中心的大型石雕上也有这种怪兽的身影,它们似狮似鹰,看起来强大、尊贵又危险,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兽“格里芬”。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格里芬”出现在顿涅茨克的市政设计中。“格里芬”是游牧民族斯基泰人的原始信仰,早在乌克兰出现在世界地图上之前,这些斯基泰人就自由地驰骋在草原之上,横跨欧亚大陆。1971年,苏联考古队在顿涅茨克矿区发现了一处公元前4世纪的贵族墓葬,其中出土了大量拥有“格里芬”纹饰的精美陪葬品。顿巴斯的主政者们认为,这意味着顿巴斯地区拥有独立于乌克兰的早期文明,这里和乌克兰“不一样”。顿巴斯的确是特殊的。对2022年2月以来这场迅速波及乌克兰全境的大规模冲突,乌克…

三星堆迄今最大神兽出土:头上有人 胸口有树

三星堆“动物园”又出新神兽了,这次是个大家伙!8月24日下午,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成功提取出一件大型立人神兽,是截至目前三星堆出土众多动物造型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体型庞大大口、立耳、卷发、细腰、长尾、小粗腿……这只神兽可以说“壮”得一枝独秀。据三星堆祭祀区8号坑负责人赵昊介绍,从1986年三星堆第一次发掘至今,出土的神兽都是娇小型“选手”,大约长20至30厘米。而8号坑这件“大型立人神兽”长度与高度都是1米左右,体型非常庞大,目前仅此一件!头上有人最为特别的是,这位庞大“选手”头顶上有犄角,犄角上还站了一个人——这人身穿长袍,身形较瘦,据考古学者推测,这位“领导”或许正在驾驭或者控制这只大神兽!胸口有树在神兽胸口一个比较宽的面上还刻有一棵神树,“这棵树是直接铸造在上面的,能看出来三星堆人的神树崇拜,或者已把神树当作一种神灵的存在。”赵昊说,这是三星堆遗址从未…

嗨8│探秘科技、感受异域文化,和“神兽”一起乘风破浪

原标题:嗨8│探秘科技、感受异域文化,和“神兽”一起乘风破浪  “神兽”又放假了,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好玩又充实的假期?收下这份攻略,到世界公园感受异域文化、到科技馆完成一次神秘探索,到薰衣草花海拍一组时尚亲子大片,或者带着孩子一起到商场嗨,逛吃之余,让一场体育竞技点燃生活的激情。无论哪一项,都将充满无限惊喜。  ◆中国科技馆——科学实验搞起来  想要去一个边学边玩的地方,中国科技馆不能错过。无论是小朋友还是大朋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园。其中,“儿童科学乐园”里面全部都是适合3到8岁的低龄小朋友玩耍的项目。比如人体探秘、山林王国、戏水港湾、神奇宇宙等主题展区和科学秀场。而在适合大朋友的主展厅中,则展示了从古至今到未来的科技好物。  十一假期,中国科技馆现场每天都将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活动,包括木版水印演示、液氮实验、机器动物的运动秘密、剪纸…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