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癌症死亡率出炉,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今天是世界癌症日。前天,国家癌症中心在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上发布了 2022 年我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论文截图该报告基于全国 700 个登记处报告的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数据测算 2022 年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此外,还使用其中 22 个登记处连续监测的数据,分析了 2000 年至 2018 年的年龄标准化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趋势。癌症发病率增加,肺癌仍居榜首据测算,2022 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约 482.47 万人,新增癌症死亡病例约 257.42 万人,其中男性 2,533,900 例,女性 2,290,800 例。其中,肺癌仍是我国第一大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于榜首。癌症总体的粗发病率为每 10 万人 341.75 例(男性 351.44/10 万,女性 331.64/10 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每 10 万人 201.61 例。新发病例中,排名前五位的癌症类型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和胃癌,共占癌症新发病例的 57.42%。2022 年所有癌症的…

父子三人接连查出同一种癌,元凶是它!家人有这些情况请警惕

据新闻晨报消息,近日,宁波父子3人接连确诊同一种癌症,引发媒体关注。老张一家的噩梦从5年前开始:那一年,他被确诊为肠癌;此后,二儿子做肠镜发现早癌病变;老三因为大便出血就医,也被确诊为肠癌……父与子三人接连确诊肠癌老张今年70岁,5年前因为突然消瘦和面色苍白被家人送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当时只觉得是劳累引起的症状,便没有深究,只配了一些补血益气的中药让他自行回家休养。但是一两个月之后,老张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逐渐加重,有一次更是在上厕所时头晕摔倒,险些酿成事故。于是,家里人不敢怠慢,将老张紧急送往医院,CT结果显示老张的结肠上长了一个肿块,高度怀疑是结肠的恶性肿瘤,而进一步的结肠镜检查确诊的老张患有结肠癌。经过周密的术前计划,手术如期举行,术后老张恢复顺利,脸色开始红润,体重也逐渐增加。出院前,医生得知老张有四个儿子,都从未做过胃肠镜,建议他们尽早检查。听劝…

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报告出炉:15年间癌症死亡人数增长21.6%

文 | 子不语图/unsplash一项最新研究估计,2020年中国癌症相关死亡人数239.78万,相比2005年增加了21.6%,其造成的早死疾病负担为5659.90万人/年,增加了5.0%。该研究在2023年12月初于《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在线发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共同发表这篇《2005-2020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报告:肺癌、肝癌和胃癌仍是前三位死因》(下称《2005-2020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报告》),评估了2005年至2020年中国国家和地方癌症负担的变化。其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男性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癌症已经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2040年相比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将增加50%。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此前发布的一项研究估计,全国每年癌症治疗费用超过 2200亿元,已成为家…

身体上的这6个“缺陷”反而让你更健康!很多人还不知道!

“我个子不高”“我的腿好粗”“我皮肤好黑”……如今不少人存在容貌焦虑。但其实你觉得不好看的身体“缺陷”,却可能是你的健康优势。1. 个子矮——患癌风险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期刊《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及预防》2022年刊发了一篇关于身高与癌症发病率的研究。该研究表明,高个子的人可能比矮个子的人更容易患上结直肠癌或结肠息肉,而这些息肉后来可能会变成恶性肿瘤。身高每增加10厘米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14%,患腺瘤的风险增加6%。①为什么身高和癌症风险有关系呢?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在《癌症·防御》一书中曾谈到,最主流的是“生长激素”理论:长得高的人,很多是因为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更旺盛,刺激细胞分裂和生长,一方面青春期发育快,长得更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更大的患癌风险。②2. 大腿粗——死亡风险更低不少人以瘦长的筷子腿为美。《英国医学杂志》(BMJ)2020年发布的…

癌症结局,真的男女不同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自然》杂志最近发表的两项动物模型和一些人类数据研究,揭示了Y染色体在癌症结局的性别差异中起的作用,其中雄性常比雌性受到更大的不利影响。这些发现或能引导开发疗法,降低与性别相关的癌症风险。已知性别影响癌症发病率、临床结局和癌症生物学,大多数癌症在男性中会导致相比女性更坏的结局。这种差异背后的性别特异机制尚未得到深入理解,但一些研究认为Y染色体的功能可能起了作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评估了一种结直肠癌(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在男性中更常见、更具侵袭性和转移性)小鼠模型的性别差异。模型是该疾病的一个特定形式,由一个已知的致癌基因KRAS驱动。研究者观察到雄性小鼠更高频率的转移和较差生存率,反映了在人类身上观察到的结局。分析显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驱动肿瘤侵袭和免疫逃逸)的一个酶有基因上调。这一基因表达在Y染色体上,从…

结直肠癌、膀胱癌……为何有些癌症对男性更致命

结直肠癌、膀胱癌……为何有些癌症对男性更致命结直肠癌是几种对男性影响比女性严重的癌症之一。图片来源:Steve Gschmeissner本报讯 根据小鼠和人类数据的最新研究,Y染色体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某些癌症中,男性的存活可能性小于女性。6月21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两项研究均涉及对男性侵袭性特别强的癌症:结直肠癌和膀胱癌。其中一项研究发现,随着男性年龄增长,某些细胞中的Y染色体会自然丢失,从而增加患侵袭性膀胱癌的风险,并可能使膀胱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检测;另一项研究则发现,老鼠体内一种特定的Y染色体基因会增加结直肠癌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风险。未参与这项研究的澳大利亚悉尼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癌症研究人员Sue Haupt说,综合来看,这两项研究朝着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癌症对男性有“偏好”迈出了一步。“很明显,这不是生活方式能解释的。”她说,“这是遗传因素造成的。”长期以来,生活方式一直被认为是许…

27岁博主去世,为什么一查这个癌就是中晚期?

6月5日拥有14万粉丝的游戏博主“凌一赵信”因患结肠癌不幸去世卒年27岁游戏博主抗癌半年后去世人生止于27岁记者了解到,“凌一赵信”的真名叫凌平,是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人。患癌之前,凌平在社交平台更新了自己的游戏视频,他在游戏里选择的角色是赵信,因此他的视频账号叫作“凌一赵信”。凌平是在2022年11月底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但他直到2023年1月4日才公开患病的消息。当天,多日不更新视频的凌平终于更新,但视频内容并非网友所熟悉的游戏画面,而是写着其名字的“病理诊断报告”和“入院证”。发布这条消息时,凌平已做完第一次化疗,他在视频账号上写到:“人生无常呀!结肠癌晚期,自己种的因自己吃这个果怨不得谁,只愿走得安详……明天开始第二次化疗了,有点顶不住呀。”当时,不少网友听闻他患癌的消息,纷纷留言为他加油。在之后半年时间里,凌平的短视频内容也从更新游戏变成了他的抗癌历程。最初的抗…

五种高发癌症超一半患者发现就是晚期,恶性肿瘤早期警报信号要知道

3月11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周清介绍,全国每年新发的恶性肿瘤,40%在农村,这意味着基层肿瘤防治的需求巨大。随着科学进步,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恶性肿瘤已成为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周清表示,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而基层肿瘤防治的意义在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肿瘤,降低肿瘤发生率和死亡率。①癌症生存率与癌症分期息息相关,那些在癌症早期被诊断出来的患者更有可能接受治疗并且预后较好。五种高发癌症超一半患者发现就是晚期2021年,《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了一篇研究,来自我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联合多家单位,采集分析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国12个省份、23个地区医院登记的癌症病人电子医疗记录以及癌症登记中心记录,发现我国主要的五大高发癌症,包括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及女性乳…

治疗癌症获新进展,mRNA疫苗真的有戏了?

获突破性疗法认证并不意味着疗法的有效性审批通过被认证为“突破性疗法”而后又宣告临床试验失败的药物也非常多在不久的将来,人类或许会使用疫苗来治疗癌症这一古老而棘手的疾病。2023年2月22日,莫德纳与默沙东宣布,其肿瘤新抗原mRNA疫苗mRNA-4157,与PD-1抗体联合辅助治疗高危黑色素瘤,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突破性疗法认证,这是全球首个获此认证的mRNA肿瘤疫苗。今年1月,英国政府宣布与德国公司BioNTech合作,一同测试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mRNA疫苗技术。这一项目的目标,是2030年前,在超过一万名英国患者中开展个性化的mRNA疗法试验,该项目最早将会于今年秋季开始。莫德纳和BioNTech,恰好是新冠疫情中因mRNA新冠疫苗而名声大噪的两家生物科技公司。目前,全球有几十项临床试验与mRNA肿瘤疫苗有关。除了涉及黑色素瘤外,还包括胰腺癌、结直肠癌等,一些试验与其他肿瘤免疫类药物联合使用,而…

八成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专家呼吁重视早筛早诊

原标题:八成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专家呼吁重视早筛早诊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记者温竞华)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项目日前发布中期结果,我国83%的结直肠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处于中晚期,其中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专家呼吁重视早筛早诊。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人数位列恶性肿瘤第三位。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发结直肠癌约38.8万例,因结直肠癌死亡的患者数约为18.7万人。  该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研究员乔友林指出,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为中晚期的比例更高,且发生转移的患者较多,给治疗和预后带来了很大挑战。  “调查发现,得病前,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