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业强势崛起: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本报记者 李国阅读提示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全球海事工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是中国船舶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新年伊始,重庆京穗船舶公司向阿联酋成功出口一艘28尺的游艇,近日抵达迪拜棕榈岛游艇码头交付船东。这是重庆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的第一艘出口游艇,船体材料采用玻璃钢和碳纤维板等新型材料,设计风格独特。“重庆造”游艇赢得了中东迪拜市场的认可,展现了重庆船舶制造业的创新实力,有望推动重庆游艇制造产业进军国际市场。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贸易的逐步回暖,船舶运输产业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造船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包括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及手持订单量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天眼查数据也显示,目前全国现存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企业达9600余家。一艘艘“大国重器”接…

胡问鸣获刑13年,曾任首艘国产航母研制总指挥

胡问鸣案又有最新进展。12月26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公开宣判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受贿、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一案,对被告人胡问鸣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万元,以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万元;对扣押、冻结在案的胡问鸣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对扣押在案的滥用职权涉案钱款发还遭受损失的相关单位。法院经审理查明:2001年至2020年,胡问鸣利用担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苏州长风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机载设备部部长,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董事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或…

落马“老虎”胡问鸣领刑13年,检举他人构成重大立功

编辑 | 李岩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12月26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受贿、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一案,对被告人胡问鸣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万元,以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万元;对扣押、冻结在案的胡问鸣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对扣押在案的滥用职权涉案钱款发还遭受损失的相关单位。经审理查明:2001年至2020年,被告人胡问鸣利用担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苏州长风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机载设备部部长,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董事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解放军三航母,可能要重新分工,让美军头疼的,其实不是福建舰

解放军海军快速崛起,三航母时代指日可待,美军发现,令人头疼的,并非即将服役的福建舰。前言:目前,福建舰正在港口舾装,甲板上的罩棚也全部拆除,电磁弹射带公之于众,外界对于福建舰下水翘首以盼,纷纷猜测福建舰何时海试?值得注意的是,福建舰作为解放军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未来服役后,辽宁舰和山东舰 又会充当怎样的角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解放军三艘航母,未来将分别担任什么角色,美方又在头疼些什么东西?01山东舰辽宁舰,实力不宜过分高估综合考虑来看,辽宁舰和山东舰未来的战略价值,将成为“蓝军”。不可否认,对于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来说,辽宁舰和山东舰都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成就,但唯一遗憾的是,但是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并没有采取电磁弹射起飞,而是滑跃起飞。舰载机歼-15体型相对笨重,登舰部署占用了很多空间,只有电磁弹射才能使其发挥出全部潜力,但当年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采用…

国产大邮轮即将出坞:有哪些不一样,为何说“比造航母还难”

中新网4月1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首制邮轮项目已经进入冲刺决战阶段!目前,邮轮项目整体进展已达91%,全面进入调试和内装完工阶段。”近日,首艘国产大邮轮最新进展公布。随着首艘国产大邮轮出坞及交付日期的临近,它的神秘面纱也逐渐被揭开,和其他大邮轮相比,它有哪些“不一样”?为何有人说“它比造航母还难造”?国产大邮轮年中出坞、年底交付“背景完工状态已达99%,当前工作主要为外板工艺孔复位、非内装区域的区域完工等收尾工作;调试完工状态已达61%,下阶段重点工作为救生艇架配合挂艇测试、水密门系统调试等;内装完工目前进展已达77%,下阶段重点推进舱室区域完工、公区天花封板完成等工作。”外高桥造船近期披露了首艘国产大邮轮最新完成情况。在这之前,3月底,首艘国产大邮轮“誓师保交付”大会举行,外高桥造船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大型邮轮总建造师周琦表示,坚决完成首制船年底交付的历史…

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在沪交付,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长60多米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交付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沪东中华造船 供图中国制造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新纪录在上海诞生。3月1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沪东中华造船获悉,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建造的24116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系列船首制船“地中海 泰萨”(MSC TESSA)号近日在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这是目前全球完工交付的最大级别集装箱船,打破了去年6月交付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长益”号24000TEU的装箱量,沪东中华又创下一项新纪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船舶在世界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领域的引领地位。沪东中华造船 供图该船由沪东中华自主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入DNV船级社。该船总长399.99米,比目前世界最大的航母还要长60多米;型宽61.5米,甲板面积近似于4个标准足球场;型深33.2米,最大堆箱层数可达25层,相当于22层楼的高度,…

中国造船这么强,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疫情反复的2022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继续保持着全球第一登上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是什么感受?距离上海市区一小时车程的长兴岛上,标记着“CSSC江南長兴”标志的龙门吊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巨型船坞里,一艘24100TEU集装箱船正在建造。甲板上层建筑的最高处相当于地面22层楼高,站在这里俯视,地面的人显得十分渺小。去年11月1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已经有一艘24100TEU集装箱船下水。当天3号船坞开启闸门,两艘巨型新船被缓缓拖拽出坞,另一艘是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船(VLGC),两艘船均为当前各自船型中的“世界最大”。外高桥造船负责建造的首制国产大型邮轮预计今年5月出坞,7月开启试航,年内交付。“接下来的3-4年,中国船企将迎来交船的高峰期,其中高技术船舶占比将大幅提升。”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预测。2023-2024年,中国计划交付44艘15000TEU及以上大型集装箱船,占当年造船完工量20%以上。2025…

国资委:7家中央企业外部董事职务变动

原标题:国资委:7家中央企业外部董事职务变动新京报讯 12月6日,国资委官网发布消息,聘任何文波、吴献东、张良、赵小刚、燕桦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其中,何文波、吴献东、张良、燕桦聘期三年,赵小刚聘期二年;张汝恩、赵小刚、燕桦不再担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职务,张良、金毅、陶素云、董学博不再担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职务。何文波不再担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职务。聘任张玉清、吴献东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聘期三年。聘任于万源为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聘期三年。聘任尚冰、高福来、姜鑫、董学博、蔡洪平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其中,尚冰、姜鑫、董学博、蔡洪平聘期三年,高福来聘期一年;吴晓根、张来亮、盛世英不再担任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职务。责任编辑:刘光博

“南北船”合并 全球最大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揭牌

原标题:“南北船”合并 全球最大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揭牌 11月26日,全球最大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京揭牌,它由“南北船”——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合并后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上市公司147家,资产总额7900亿元,员工31万人。国企改革研究专家李锦表示,“南北船”重组后产能规模不会扩大,但调配的可控性增大了,中国还将积极推进装备制造、船舶、化工等领域企业的战略性重组。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京揭牌,全球最大造船集团来了

原标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京揭牌,全球最大造船集团来了新京报讯(记者 许诺 陈维城)11月26日上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南北船”)合并重组后形成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揭牌仪式,宣告“南北船”合并重组最终落定,并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10月25日下午,国资委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工业)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传闻已久的“南北船”合并得到“官宣”,意味着国有企业的专业化整合迈出重要一步。据悉,此次重组后挂牌成立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旗下共拥有9家上市公司,37家科研院所,掌握了中国主要的造船资源和相关军工资产。截至2019年一季度,“南北船”合计资产总额8000亿元左右,有员工总数达31万人。国企改革研究专…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