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头版:回答粮食丰收背后的追问

粮食问题总是牵动人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年粮食再获丰收,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908亿斤。在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下,给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但与此同时,社会上、网络中也有一些追问,比如,今年自然灾害多发,近年来耕地面积又有所减少,为何还能实现丰收乃至增产?既然粮食连年丰收,进口为何还在不断增长?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今年自然灾害多发,为何还能实现丰收?的确,从全年来看,今年先后遭遇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大小,还要看防灾减灾措施是否到位。我国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从种子到田头完整的应对机制,有各级党委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稳产增产、“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降低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

义乌发布倡议书:保持10天以上存粮

▢ 全媒体记者 杨歌本报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为增强全社会应急能力,提升城乡居民储粮水平,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家庭参与的社会化储粮方式,日前,市粮食安全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向全体市民发出社会化储粮倡议。倡议书提出,家庭储粮,有备无患。城乡居民按家庭日均口粮消耗量计算,应保持10天以上存粮。社会储粮,全民参与。全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广大市民和粮食企业都要做“社会储粮”的积极参与者。粮食企业严格执行粮食必要库存量制度。各部门、各单位食堂储粮应保持不少于上年度15天日均消耗量库存。爱粮节粮,科学储粮。坚持丰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要浪费,科学做好粮食储备。伙食单位和家庭存放大米等粮食应注意通风防潮、干燥卫生,避免高温、阳光直射,建议以真空包装、低温冷藏等延长保存期限。粮食企业要积极应用推广绿色储粮先进技术装备,减少粮食在收购、储藏、运输、…

北京发文全面遏制校园内“舌尖上的浪费”

原标题:北京发文全面遏制校园内“舌尖上的浪费”  新京报讯(见习记者杨菲菲)“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10月21日,北京市教委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提出北京各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要全面遏制校园内“舌尖上的浪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和节粮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将纳入学校年度考核。  新京报记者从多个高校了解到,新学期伊始,北京各大高校就已纷纷向广大师生发起“光盘行动”系列活动,高校食堂也推出了各种节约粮食的活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爱惜粮食要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  通知要求,北京的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动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主题教育活动要与综合实践课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科学膳食、惜粮爱粮;与劳技课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劳动…

大国粮仓的科技含量

原标题:大国粮仓的科技含量    在北京顺义,一个安静神秘的大粮库10月18日敞开了大门,迎来一批批参观者,揭开了中储粮第3个开放日序幕。这个粮库就是中央储备粮北京顺义直属库,它在这里已经64年了,今天它要讲述的是“科技赋能 爱粮节粮”故事,这正是本次开放日的主题。接下来的一周,中储粮在全国各地共140家直属库将集中向公众开放,让社会各界近距离了解大国粮仓。   一个个盘子里的麦粒长出了青翠的小苗,难以置信的是,这些秧苗是储存了5年的小麦、3年的稻谷和3年的玉米培育出来的秧苗,出芽率非常高。“粮食是有生命的,我们粮库通过采用最先进的储粮技术,让粮食保持充足的营养和旺盛的生命力。”中储粮北京分公司工作人员李满介绍。   让沉睡的麦粒保持超强的生命力,靠的就是高科技。中储粮成立之初,国家对公司的要求就是“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为了…

山西省2020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原标题:山西省2020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来源:山西日报  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活动周。当日上午,由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妇联和太原市发展改革委共同举办的全省2020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太原举行。  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活动期间,参会代表们一致认为,通过参加2020年世界粮食日宣传活动,深化了对保障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了解了山西粮食产业发展和流通工作取得的成绩,将立足本职工作,进一步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履行职责,做倡导爱粮节粮之风的践行者、推动山西粮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山西粮食文化主题展厅、太原市粮食技工学校、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

切实抓好粮食流通和消费各环节节粮减损

原标题:切实抓好粮食流通和消费各环节节粮减损  粮食产后损失浪费问题仍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求——  切实抓好粮食流通和消费各环节节粮减损  中工网北京9月14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杨召奎)记者今天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该局近日发出《关于创新举措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节粮减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着力推进节粮减损反对粮食浪费,切实抓好粮食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节粮减损,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粮食产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损失浪费问题仍然存在,个别环节较为突出。  通知指出,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要切实抓好粮食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节粮减损,进一步提高节粮减损反对粮食浪费工作实效,把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承担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职责任务落到实处。  通知要求,要加强立法修规,强化依法管…

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等产后环节损失量每年在700亿斤以上——全链条节粮减损迫在眉睫

原标题: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等产后环节损失量每年在700亿斤以上——全链条节粮减损迫在眉睫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近日,粮食浪费成为公众关注热点。相比“舌尖上的浪费”,我国粮食从生产到加工链条上的损失同样不容忽视。  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等产后环节,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粮食产后损失惊人,全链条节粮减损迫在眉睫。  粮食“产后护理”空间巨大  这几天,河南省潢川县金塔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新生正在为晚稻收获做准备。  “我们种的是双季稻,早稻已经丰收到手。再有15到20天,晚稻就要收获了。粮食丰收,还要收获到手、颗粒归仓才行。”张新生说。  然而,据当地农民反映,由于天气和储粮设施落后、烘干设备不足等原因,粮食在产后的收获和储藏过程中经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  粮食收获后,一些农民往往先在自家庭院、农…

市教委印发《通知》要求 将“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列入开学第一课

原标题:市教委印发《通知》要求 将“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列入开学第一课来源:重庆日报  8月31日,市教委印发了《关于坚决制止学校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学生节约习惯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校将“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主题教育列入学校“开学第一课”,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  《通知》指出,各校要上好一堂厉行节约专题课。各大中小学要将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节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课程体系,做到有机融入、全员覆盖。每学期要将“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主题教育列入学校“开学第一课”。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生爱粮节粮、勤俭节约专题教育,让学生懂得节约是永不过时的传统美德。此外,我市还将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学段编印《勤俭节约伴我行》专题教育电子读本,免费提供中小学使用。  各校要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教育。在“10…

重庆将中小学生节俭行为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原标题:重庆将中小学生节俭行为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新京报讯(记者 苏季)8月31日,重庆市教委印发《关于坚决制止学校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学生节约习惯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完善学生评价制度,将日常节俭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节约教育开展情况作为评价校长、教师的重要内容。确保每年餐厨垃圾减少10%以上《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针对当前校园存在的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等突出问题,加强引导和管理。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生爱粮节粮、勤俭节约专题教育。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2~3次与学龄段相适应的勤俭节约体验活动。《通知》还提出坚持中小学领导干部陪餐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师生用餐浪费等问题。建立餐饮质量反馈制度,减少因饭菜质量、口味因素导致的食物浪费。完善学生评价制度,将日常节俭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纳入…

爱惜粮食 从小做起(图)

原标题:爱惜粮食 从小做起(图)  8月19日,山东省威海市杏花村社区联合南山小学开展“珍惜粮食,拒绝浪费”主题活动,孩子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观看珍惜粮食的教育警示视频,朗诵《悯农》古诗,一起体会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意识,争做节粮爱粮小先锋。图为孩子们正在学习辨识各种粮食。  影像中国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