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探访莫斯科:“胜利”一词无处不在,俄罗斯人认为在对抗整个西方

【文/观察者网 严珊珊】俄乌冲突第三年,罕见的春季降雪让俄罗斯迎来了“最冷五月初”,莫斯科更是自有气象观测以来首次在胜利日(5月9日)落雪,但严寒没有挡住俄罗斯公众对“西方援乌武器战利品”展览的热情,这股在俄罗斯各地蔓延开来的“胜利”情绪,让西方媒体“不寒而栗”。“胜利这个词,如今在莫斯科随处可见。”美国《纽约时报》5月15日发文称,俄罗斯正被一种众志成城的情绪团结起来,全俄上下都认为“俄罗斯正在与整个西方世界作战,并且正在取得胜利”,文章将这种现象归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政治宣传”,但承认俄罗斯民众打心眼里愿意“买账”。报道称,西方一轮又一轮的对俄制裁并未造成什么经济困难,来自乌克兰战场的消息也越来越积极。民调机构数据显示,约75%的俄罗斯人支持俄军在乌克兰的行动。那些在冲突爆发伊始离开俄罗斯的人也回到了祖国,“他们适应了‘新常态’的生活,实际上改变的比西方人预…

回应拜登“排外论”,印度外长驳斥、日本驻美大使馆抗议

美国总统拜登公开批评称中俄日印“排外”阻碍自身经济增长,招致后两个盟友国家的不满。综合印度《经济时报》、日本时事通信社等4日报道,印度外长苏杰生就此反驳称印度社会自古便“非常开放”,日本政府也就此向美方提出抗议。“首先,印度经济并没有摇摇欲坠(faltering)。”苏杰生3日在《经济时报》举行的圆桌会议上说,印度一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从世界历史上看,印度社会一直非常开放...... 不同社会的不同人群都会来到印度”。“这就是我们制定《公民身份法》修正案(CAA)的原因,这部法案旨在为深陷困境的人打开一扇门……我认为我们应该向那些有需要、说自己要到印度来的外国人提供机会。”苏杰生补充说。苏杰生参加《经济时报》举行的圆桌会议CAA法案2019年末由时任印度总统签署成法。根据该修正案,印度政府授予2014年12月31日前因“宗教迫害”进入印度的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三国非法…

“世界级名校校长告密,既可怖又可悲”

4月23日,《华盛顿邮报》刊登专栏作家保罗·巴特勒的评论《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致力这一原则:保住她的工作》,文章谈到,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沙菲克为了保住校长职位,避免重蹈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覆辙,在众议院听证会上声称“教职工如果在我的眼皮底下发表了越界的反犹太主义言论,将承担相应的后果。目前我这已经有五个案例,他们要么被赶出教室,要么被开除”。还在听证会后,让警察进校园,清理抗议学生的帐篷,逮捕了100多名哥大学生。凤凰网“天下事”编译如下(文章部分有删节):4月16日,在国会作证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米努什·沙菲克(Minouche Shafik)坚定地遵守着一项原则:保住她的工作。一所世界级名校校长针对学校教授去告密,这一奇观既令人恐惧又让人感到可悲。打击美国大学的反犹太主义确实紧迫,但一些保守派正在利用它达到不同目的:更广泛地控制美国高等教育。对于关注“…

乌克兰的悲剧:战争只是其支持者的一笔“划算交易”

俄乌冲突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乌克兰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各种援助,看似乌克兰获取了利益,但这却正是乌克兰的悲剧所在。近日,美国著名学者布兰科·马塞蒂奇(Branko Marcetic)在美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 网站撰文分析称,对许多西方人来说,这是一种见利忘义的算计:只要乌克兰人愿意战斗,就继续向冲突投入资金,直到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他认为,冲突挑起者和战争支持者在利用俄乌冲突做一笔“划算交易”。布兰科·马塞蒂奇是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类杂志《雅各宾》的特约撰稿人,著有《昨天的男人:反对乔·拜登的案例》(Yesterday’s Man:The Case Against Joe Biden)一书,他也为《华盛顿邮报》《卫报》《时代周刊》和等媒体撰稿。现将该文编译如下,供参考,文章观点不代表欧亚新观察工作室观点。2024年1月20日,乌克兰苏…

犹太超级富豪,拒绝美国,毅然加入中国籍

作者:牧龙闲人2008年,加拿大移民局收到了一个让他们震惊的消息。该国犹太裔富豪盛智文(原名Allan Zeman),放弃了原有的加拿大国籍,并拒绝了美国的入籍邀请,毅然入籍中国。● 盛智文消息传出,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知道,盛智文可是一个身家超百亿的超级富豪,在西方人看来,这种等级的大佬放弃美加双国籍,却入籍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事情。当被问起入籍中国的原因,盛智文的回答相当霸气:“中国将是世界的未来。这也是我选择成为中国人的原因,因为我喜欢与胜利者在一起。”他还打趣道:“我虽然有着鬼佬的面孔,但我有一颗中国心。我是外白内黄的‘煮鸡蛋’,而不是外黄内白的‘香蕉人’。”那么,盛智文为何只对中国情有独钟?他与中国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全校最靓的仔在香港商界,盛智文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被誉为“兰桂坊之父”,香港著名的休闲街区兰桂坊,就是由他一手打造而成的…

俄罗斯一旦战败,或将面临二次解体危机,哪些地区最有可能独立?

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国家,说白了就是由许多拥有自治权的国家组合而来。随着俄乌战争的拉锯,许多联邦下的国度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许多西方人甚至表示,也许不用等俄罗斯战败,俄罗斯独立的呼声就会按捺不住。退一万步说,俄罗斯如果真的战败,哪些地区将会第一时间独立呢?鞑靼斯坦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位于俄罗斯的中西部地区,东临伏尔加河,西接欧洲平原。其地形主要由平原和低丘构成,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作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的鞑靼斯坦,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工业,尤以其首府喀山闻名于世。喀山不仅是一个经济中心,更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里既有古老的鞑靼文化,也融合了俄罗斯等多种民族的特色。13世纪时,此地区就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所征服,后成为金帐汗国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鞑靼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与文化实体。到了15世纪,伊凡三世统一沙俄,开始向鞑靼地…

普京发飙了,撂下这段狠话

好一个普京,人狠话又多。反正,2月29日,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普京洋洋洒洒,达到了创纪录的2小时6分钟。最狠的一段,无疑是严厉警告西方,不要忘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命运。他说,有关“俄罗斯有意进攻欧洲”的说法,完全是一派胡言,但随着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将加强在西部边界的武装力量,以应对“北约进一步扩张”的威胁。俄乌冲突已进入第三年,俄罗斯与西方的矛盾更趋尖锐,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更是宣称,要考虑向乌克兰派遣西方军队。这显然激怒了普京,沉默多天后,他在发表国情咨文中爆发了。明显一脸怒容的普京,说:西方正在讨论向乌克兰派遣军事特遣队的可能性,但他们忘了以前那些人(拿破仑、希特勒)的命运吗?我们却还记得……他咳嗽了一下,继续说:不同的是,现在,他们将面临更加悲惨的后果,他们必须明白,我们也有武器——是的,他们知道这一点, 正如我刚才所说——能够打击到他们领土上目标…

罗斯柴尔德家族掌门人去世,金融世界的武侠神话

中国是家族观念很深的国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家风族训的熏陶。五四以来,对于宗族的批判非常强烈,认为这是导致中国落后西方的束缚之一。然而,西方社会却有不少相同的思想,他们也极度强调维系家族的繁荣。比如说1812年老罗斯柴尔德去世之前立下的遗嘱,表示男性才能参与商业活动,长子才能当首领。雅各布·罗斯柴尔德|图片出自网络因宋鸿兵《货币战争》的影响,这个家族的知名度在中国一度很风靡。英国2月26日。第四代罗斯柴尔德男爵去世,享年87岁,使得这个神秘家族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01王公贵族本无种中国对血统一直是很务实的看法,刘备可以靠着汉室宗亲的身份建立自己的合法性权威,陈胜也可以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于中国而言,所谓的贵族更多地是道德修养、知识传承,而非西方人对于身份的执念。可是,犹太人又不能像中国人那样,在一片土地上耕读传家。他们居无定所,为了生存,不得…

美国《华盛顿邮报》:外国人为什么不喜欢来中国了?

美国《华盛顿邮报》有个短消息,说在疫情之前,每年来中国短期旅游和公干的外籍人口高峰期达到了370万,疫情之后的2022年只有5.2万人。《华盛顿邮报》的意思就是唱衰中国经济,但是来华的外国人确确实实大幅度减少了。那么外国人为什么不喜欢来中国了?阻止外国人来的原因是什么?1、中国的签证实在是太难办,太麻烦了,虽然说这一次一下子对5个国家免签,但其实还是太少了,中国的签证需要的材料非常的多,让人望而却步。我们之前对日本是免签的,现在又不免签了,日本政府多次呼吁放开对日本的签证,都没有下文了。2、消费太高,机票太贵,没有看错就是太贵,中国现在对外旅游的吸引力大不如前,以前中国的消费低老外喜欢来,现在来中国旅游可不是一笔小的支出。俄乌冲突以后,很多航班都不经过俄罗斯和乌克兰了,绕行其他航线就意味着机票更贵,单单一张机票就难为住了很多西方游客。住宿对西方国家游客来说也是一笔…

是loong还是dragon?“龙”怎么译不是小问题

甲辰龙年即将到来,不仅国人翘首以盼,许多海外人士也乐在其中。很多人注意到,在一些英语表述中,“龙”不再被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这里头,有什么门道?其实,至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国内学者指出龙和dragon不宜互译。原因很简单,中华文化中的龙和西方语境中的dragon,有着显著差异。中国龙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主要负责保佑一方风调雨顺,承载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相比之下,西方龙是海洋文明的产物,常在地中海东部、古希腊等地出没,兴风作浪、喷火食人,大多被视作邪恶的象征。在《龙之心》《梅林传奇》《权力的游戏》等西方影视作品中,都有这样的形象塑造。当我们以“龙的传人”自居并对外宣传时,不了解中华文化的人很可能产生误解。是否应当改一改龙的翻译?目前来看,争议尚未达成共识。有观点认为,将龙译为dragon的最早确定者是清朝时来华的传教士马礼逊。几百年过去了,…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