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自然科学院负责人回应质疑:是民间组织,会员无诺奖得主

近日,多篇有关“欧洲自然科学院”的报道在互联网上引起舆论关注。对此,红星新闻记者专访到欧洲自然科学院的负责人格奥尔格·蒂明斯基博士(Dr.Georg Tyminski),并实地走访了机构位于汉诺威的办公地,了解该机构背景和发展历程、“院士”头衔授予标准、成员以及组织在学术界的作用等问题。—— ① ——“是一个非政府公共协会”在一些报道中提及的“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全称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据其官网介绍,该机构在1988年建立,是一个泛欧非政府协会组织,在英国和德国均有非盈利慈善机构注册,“作为学院一样运作”(acting as an Academy)。该机构拥有5500多名成员,包括来自物理科学和技术、生物科学和医学、数学、文学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认知科学、经济学和法学领域的顶尖专家,有83位曾获诺贝尔奖。而最近引发关注的“欧洲自然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Natur…

探访欧洲自然科学院,负责人回应质疑:是民间组织,目前会员无诺贝尔奖获得者

近日,多篇有关“欧洲自然科学院”的报道在互联网上引起舆论关注。对此,红星新闻记者专访到欧洲自然科学院的负责人格奥尔格·蒂明斯基博士(Dr.Georg Tyminski),并实地走访了机构位于汉诺威的办公地,了解该机构背景和发展历程、“院士”头衔授予标准、成员以及组织在学术界的作用等问题。—— ① ——“是一个非政府公共协会”在一些报道中提及的“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全称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据其官网介绍,该机构在1988年建立,是一个泛欧非政府协会组织,在英国和德国均有非盈利慈善机构注册,“作为学院一样运作”(acting as an Academy)。该机构拥有5500多名成员,包括来自物理科学和技术、生物科学和医学、数学、文学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认知科学、经济学和法学领域的顶尖专家,有83位曾获诺贝尔奖。而最近引发关注的“欧洲自然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Natur…

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回应“山寨”“野鸡”质疑

近日,一篇《花40万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文中称,近期学术圈包括中国数十家顶尖学术机构,出现多名“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外籍)”。有网友质疑,该“院士”荣誉含金量不高,花40万元就能购买。这样的言论,将欧洲自然科学院推上了风口浪尖。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家机构?花钱就能购买“院士”?红星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并获得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的回应。▲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吴继华(右二)据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公开资料显示,该科学院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由多国科学院院士及知名学术团体创建,覆盖了德国、俄罗斯等33个国家的国际科学组织,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欧洲自然科学院现有1700多名院士,其中多名院士是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奖、哥白尼奖等世界著名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吴继华回应红星新…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井喷,媒体揭露翻版“克莱登大学”

近日,多家国内学术机构、权威媒体相继发布了“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消息,引发社会舆论关注。在多篇官方通稿的描述中,该“欧洲自然科学院(Europaische Akademie der Naturwissenschaften)”号称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由“多国科学家、学术团体创建”,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而所谓“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则有1700多名,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科学家和学者”,其中包括“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奖、哥白尼奖获得者”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检索发现,国内权威机构公开发布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当选者”信息,至少可追溯至2021年。其中,不乏来自东南大学、贵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科研人员,也有诸如吉林某医药公司董事长李盛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彤(注:“中国发展研究院”在全国社…

诺奖得主:美国压根没想过会遇到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了战略失误

(观察者网讯)日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专访。该专访文章于4月29日发布。谈及近年来的中美贸易摩擦时,斯蒂格利茨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从未预料到会有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因此“并非是中国出现贸易违规,而是美国出现了战略错误”。他举例说,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在十多年前便进行战略布局,而美国却毫无动作。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现年81岁,是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先后在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担任经济学教授。1993年至1997年,斯蒂格利茨在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任职,先为成员,后升至主席;1997年至1999年,他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资料图)据介绍,斯蒂格利茨为信息经济学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2001年由于在“充满不对…

“上帝粒子”背后,改变宇宙的i人科学家

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无所不在的粒子,可以与物质反应、赋予质量,可以解释物理学基本力的存在,但人类无法发现——“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曾引发物理学界长达50年的争议和探索。提出相关假说的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并不喜欢“上帝粒子”这一称呼,因为宗教在物理学中毫无作用,反而会误导普通群众,“这是个糟糕的玩笑”。希格斯不看电视、不用电子邮件,也没有手机,比起扬名立万,更喜欢低调地做学术。他最自豪的时刻,不是凭借对粒子物理学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奖,而是最终见证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这一发现补全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改变了人类对宇宙运转的认知,并为未来几十年的物理学探索指明了方向。4月8日,希格斯去世,他曾任职的爱丁堡大学发表悼词,称他是一名“真正的天才科学家,他的远见和想象力丰富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希格斯对现代物…

希格斯逝世了,他等不到希格斯工厂了

图源:爱丁堡大学官网撰文丨张天祁 李珊珊‍●  ●  ●2024年4月8日,彼特•希格斯去世了,享年94岁。他预言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那是标准模型中的最后一个待发现的粒子,它帮助解释了大爆炸后物质如何形成。科普作家们喜欢用一个比喻——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希格斯粒子说,要有质量,于是便有了质量。因而,希格斯粒子又被称为是“上帝粒子”。在希格斯年轻的那个年代,粒子物理模型蓬勃发展,质量的起源却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根据那一时期的理论,量子场所激发出的粒子应该是没有质量的,然而,没有质量的粒子应该像光子一样以光速传播,没有停止,没有尽头……那么,大爆炸后物质是如何形成的?60年前,年轻的希格斯有了一个想法,他提出存在一个像网一样遍布空间的看不见的场,当这个场把那些没有质量的粒子困住时,粒子就获得了质量。1964年,31岁的希格斯发表了一篇关于一个叫希格斯场的东西的论文,…

诺奖得主,为何要为天价“听花酒”背书?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名单中,一个原本只有高端人士才听过的5万8的天价白酒——听花酒,通过“打假晚会”深入普通百姓内心。这瓶酒不仅价格高得离谱,其所谓的“高科技成分”,也被揭露其实是廉价的薄荷提取物(注:听花酒独家代理公司“青海春天”对于外界的这一说法予以否认)。值得注意的是,在听花酒宣传自己的酿造工艺、“高科技成分”时,出现了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身影。世界顶尖科学家,似乎在以自己晚年的信誉为智商税产品站台。听花酒背后有三位诺奖得主丨微博@新浪新闻这一事件不仅让听花酒遭受了巨大的舆论冲击、受到了市场监管部门的“责令暂停销售”,也让人们开始怀疑,诺奖得主的背书是否只是一场华丽的谎言。听花酒与三位诺奖得主结缘资料显示,这三位诺奖得主分别是199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斐里德·穆拉德(Ferid Murad)、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亚利耶·瓦…

张雪峰的马甲掉了一地

一系列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情节纷纷在他身上上演。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张文静编辑|米娜头图来源|视觉中国张雪峰的“皇帝的新衣”被揭了个底朝天。在被央视“3·15”晚会点名听花酒涉虚假宣传的那晚,听花酒设计师、青海春天董事长张雪峰恐怕难以入眠。当夜,各种令他头疼的事砸向他——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夜赶赴现场核实情况并查处,听花酒业官方微信公众号被封,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齐齐下架了所有听花酒。接着,听花酒母公司青海春天也接到了来自上交所的问询函。而第二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进行检查,目前检查组已进场开展工作。尽管张雪峰连夜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并于3月16日凌晨6点左右,在微博及官网发声明进行解释。来源:听花酒官方微博但这份声明并未获得消费者的“谅解”,甚至因公告中的连连否认——公司从未将国际专利申请用于广告宣传,也并非向酒里添加薄荷,听花…

对话杨振宁:“全班师生获诺贝尔奖”的传说对不对?

图源:pixabay撰文丨施郁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1995, 图1)是印度裔美国理论天体物理学家,因为对恒星结构和演化的物理过程的研究,分享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193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又留在剑桥做了4年博士后研究员后,加入芝加哥大学所属的Yerkes天文台(位于威斯康辛州的Williams Bay)。图1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有一个关于钱德拉塞卡、杨振宁和李政道的传说,流传很广。芝加哥大学教授Peter Freund在《Passion for Discovery》中绘声绘色地讲述,钱德拉塞卡要从Yerkes去芝加哥大学校区上课,只有几位选课的学生,上过几次课后,只剩下两位学生,就是李政道和杨振宁,系主任愿意取消这门课,但是钱德拉本人坚持要上,因为学生很优秀,他乐于讲下去。后来全班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诺贝尔奖。我曾经在2013年1月25日和2014年6月7日通过电子邮件向杨振宁先生求证这个故事,杨…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