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老实”还是个褒义词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老实人?

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社会所倡导的理念中,“老实”是对一个人很正面的评价。但是经过在社会中的摸爬滚打,很多人却发现,“老实”的高光时刻似乎已经过去,“老实人”也似乎并不是过得最好的那一拨人。打开社交平台,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劝告”——千万别做一个老实人。有人说,老实是一种不健康的做人方式;有人说,老实人不仅很难被重视,还容易受伤;善于察言观色远比做老实人更有前途……那么,在今天,“老实”还是一个褒义词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老实人?图源:视觉中国一“老实”最早是指忠厚诚实、规矩本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精神追求。《道德经》有言,“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宋代的程颐、程颢在《二程遗书》中就曾提出“欲当大任,须是笃实”,明代思想家吕坤也认为“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这些论述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老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老实意味着扎…

“11岁男孩跳楼案”二审宣判被告无罪,男孩母亲不服:可能正义还需要排队吧

每一次“张宽案”重回大众视野,都会引发一轮对教育问题大讨论。文 | 雷册渊编辑 | 王潇“可能正义还需要排队吧。”2024年5月17日上午10点半,汪蓓蕾走出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面对镜头说。她的手里拿着刚从法庭上领回的儿子张宽的课本和作业,止不住地颤抖。二审宣判后,汪蓓蕾难掩失望。正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 雷册渊 摄半个小时前,张定杰、汪蓓蕾夫妇诉邹某犯侮辱罪、虐待被看护人罪上诉一案(此前详细报道《11岁儿子受辱跳楼之后》)二审宣判:法院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邹某的行为构成侮辱罪、虐待被看护人罪,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21年11月9日16时左右,11岁的张宽放学后从自家小区的一栋高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并留下遗书:“我,本人张宽,诚(注:别字,应为承)认:本人的死亡不与父母、家长、社会、国家有关,只和邹某有关,她用暴力的手段。”遗书中所说的邹某,是张宽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多方回应女教师跳河

5月16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江西崇仁县黄州桥有一位女性跳河,评论区留言表示该跳河女子是一位20多岁的教师,并表示称从昨日(15日)凌晨三点左右跳河,至今仍未打捞上岸。5月17日,潇湘晨报记者致电崇仁县公安局表示:“有接到跳河的消息,目前(该女子)还未打捞上来,还在打捞搜救中。”对于评论区留言表示该跳河女子为崇仁某中学教师,记者致电该中学,工作人员证实该女子确实为学校的老师。“但是具体情况我不能代表官方言论。”工作人员表示,其跳河是因个人原因,但不太清楚详情。崇仁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去核实这件事情,该女士是属于自杀行为,(她)有写一封遗书,具体的情况可以和公安取得联系。”记者再次联系崇仁县公安局,对此工作人员表示涉及个人隐私不方便透露。潇湘晨报记者黄康睿

“江西11岁男孩留遗书跳楼案”二审维持原判

2024年5月17日上午,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张某某、汪某某诉原审被告人邹某侮辱、虐待被看护人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21年11月9日16时左右,九江市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张某在其居住小区坠楼身亡。公安机关接报警到达现场,发现张某身上有遗书一份,称其死亡与班主任、语文老师邹某有关。事发前,张某存在多次未按规定的时间、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形。教室监控视频显示邹某在批评张某时使用了“欠债大王”“言而无信”等言语,实施了调换座位、用小册子拍打头颈部、罚站听课等行为。邹某在课堂上批评教育其他同学时,与对张某使用的言语基本相同。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邹某在日常教学中对张某的批评教育行为,未实质偏离教育目的,其在课堂上对其他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时,同样语气严厉,并未刻意针对张某,张某同班同学能够正确认识并接受邹某的批评教育,张某的死亡与邹某的行…

11岁男孩留遗书跳楼案二审近期宣判,男孩父亲:被删监控仍未恢复

江西11岁男孩跳楼自杀,留下遗书指认班主任用暴力手段,其父母刑事自诉孩子班主任侮辱罪、虐待被看护人罪一案,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邹某无罪。去年11月21日,该案二审开庭后法院择期宣判。5月14日,张定杰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二审将于5月17日本周五在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张定杰向记者表示,他今天接到法院通知,二审将于本周五在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但是法院表示,此前法院确认过被删除的教室监控,仍未被恢复。”据此前报道,2021年11月9日,江西九江市11岁男孩宽宽在放学后,在自家小区高楼跳楼自杀,后来其父母在宽宽的身上找到一封遗书,内容为指认班主任邹某对其使用暴力。在事发后宽宽父母在查看教室当天及前半个月监控发现,邹某多次对宽宽进行言语讥讽,甚至还揪起学生的脸。2021年12月,张定杰夫妇向九江市濂溪区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请求判定邹某犯侮辱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当月中旬…

男子报警说和妻子“相约自杀”!妻子死了,他还活着

图片来源:摄图网110接警中心接到了张申亮打来的报警电话他说和妻子黄艳红在家里相约自杀结果妻子死了,他还活着然而法医根据检验推断黄艳红的死亡时间已经超过了48小时也就是说张申亮所说的和妻子在1月13日凌晨相约自杀的说法很可能是不成立的那么案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男子报警说和妻子“相约自杀”张申亮的岳父岳母告诉抵达现场的民警,他们进到房间里后,发现张申亮当时已经接了一盆温水,把自己已经受伤的手腕放到温水里面。在张申亮的家里,民警还发现了一张疑似遗书的纸张,纸上显示的落款人是张申亮及黄艳红。“遗书”内容为:“爸爸妈妈,我们觉得经济压力太大了,生活不下去了,现在到年根儿了,又被人催债,所以我们就不想活了。”面对民警的询问,张申亮说,他和黄艳红不堪债务压力,于是在2022年1月13日的凌晨相约自杀,两人都服用了安眠药,同时还用家中的菜刀和水果刀对颈部和手腕处的动脉进行了割划。…

体面的中产家庭,正在杀死自己的孩子

你以为的爱或许是一种毁灭最近,大家都在欢呼,香港电影回来了!确实,《白日之下》正在内地热映,点映中的《年少日记》,拿下豆瓣8.6分,稳坐近一年最高分院线华语片。难能可贵的是,《年少日记》口碑完全不输呼声。在影院看完影片,全场齐刷刷献上眼泪和掌声。致没被爱过的你,它用犀利的角度,揭开了中产家庭教育的遮羞布,就是自私自利。这不是小清新式的疼痛青春文学,而是毛骨悚然的现实。这个外人看上去幸福、温暖,向上的家,身处其中的人,无一不在坠落,甚至毁灭。在刚刚结束的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年少日记》获12项提名,导演卓亦谦最终凭借该片,捧走新晋导演奖。其实,它完全配得上今年最佳华语片之一,每个中产父母都应该看看。01一个孩子是怎样被家庭杀死的一封遗书,一本泛黄的日记,引出一段和成长有关的“狂风海啸”。故事的核心讲述,足够触目惊心——一个孩子是怎样被家庭杀死的?教师郑有俊…

中青报:关爱规培生,为医疗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我真的好累,想回去休息了……我以为熬过这几天就好了,可这就是个死循环。”在遗书里,25岁的规培医生曹丽萍这样写道。规培,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理解为医学生在某家医院进行“实操练习”。这个规培生自杀事件,让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引发社会关注。规培生面临的巨大工作压力,是一线医生现实处境的缩影。入院数小时内要完成入院记录,住院病历不能超过24小时。病程记录、上级医生查房记录、抢救记录、节假日无休的每天查房……足以管窥一线医生的忙碌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规培生叠加了医生和“学徒”两重身份,因此常常是忙上加忙。规培生通常要单独管床,难缠的病人、棘手的病例多会交给他们。规培生要写要求严格的大病历,篇幅是住院病历的几倍。规培生得干自己和带教老师的活儿,在手术室和门诊给老师“打下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诊疗操作。规培生还是科室的“勤杂工”,送会诊单、取化验单、搬重物和家属…

央视网:好好的规培医生,怎么成了“免费牛马”?

“我真的好累,想回去休息了……我以为熬过这几天就好了,可这就是个死循环。”在遗书里,25岁的规培医生曹丽萍这样写道。近期,广西、湖南、上海等多地医院接连发生4起规培生自杀事件。规培医生的生存状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规培,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理解为医学生在某家医院进行“实操练习”。要想成为临床医师,规培是绕不开的一环。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参加不少于三年的规培,规培正式成为一项强制规定。纸上得来终觉浅,让医学生多些“实战”,规培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中,活多、钱少、工作简单重复、不被尊重,规培医生常常不堪重负。在某主流医疗论坛的规培话题下,“免费牛马”“廉价劳动力”是被提及最多的词。“看到这些自杀新闻,我们悲愤,却无力改变。规培医生真的太苦了。”浙江某大型三甲…

好好的规培医生,怎么成了“免费牛马”?

“我真的好累,想回去休息了……我以为熬过这几天就好了,可这就是个死循环。”在遗书里,25岁的规培医生曹丽萍这样写道。近期,广西、湖南、上海等多地医院接连发生4起规培生自杀事件。规培医生的生存状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规培,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理解为医学生在某家医院进行“实操练习”。要想成为临床医师,规培是绕不开的一环。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参加不少于三年的规培,规培正式成为一项强制规定。纸上得来终觉浅,让医学生多些“实战”,规培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中,活多、钱少、工作简单重复、不被尊重,规培医生常常不堪重负。在某主流医疗论坛的规培话题下,“免费牛马”“廉价劳动力”是被提及最多的词。“看到这些自杀新闻,我们悲愤,却无力改变。规培医生真的太苦了。”浙江某大型三甲…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