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南方今起迎新一轮强降水,广东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今天起,我国南方将出现新一轮强降水天气,当前正值“五一”假期,对交通出行产生较大影响。自动播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马学款:5月3日至5日,我国南方地区会自西向东出现新一轮的强降雨过程,贵州中东部、湖南、江西、广西、广东会先后出现大到暴雨。其中,湖南东南部、江西中南部、广西北部和广东中北部部分地区还会出现大暴雨。从累计降水量的情况来看,我国南方大部地区普遍会出现40~80毫米的累计降水,其中,湖南东南部、江西中南部以及两广的中北部地区,会有100~180毫米的降水,局地可能会达到200~250毫米。从短时强降水的情况来看,最大的小时降水量一般是30~50毫米,局地可能会超过70毫米。除了短时强降水之外,南方的部分地区还可能伴有一些雷暴大风或冰雹这样的强对流天气。除南方地区的强降水之外,影响南方地区的江淮气旋入海之后有一个明显加强,并且向东北方向移动,在5月5日至6日给我国东北地区带来…

中央气象台:南方今起迎新一轮强降水,警惕“叠加效应”

今天起,我国南方将出现新一轮强降水天气,当前正值“五一”假期,对交通出行产生较大影响。自动播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马学款:5月3日至5日,我国南方地区会自西向东出现新一轮的强降雨过程,贵州中东部、湖南、江西、广西、广东会先后出现大到暴雨。其中,湖南东南部、江西中南部、广西北部和广东中北部部分地区还会出现大暴雨。从累计降水量的情况来看,我国南方大部地区普遍会出现40~80毫米的累计降水,其中,湖南东南部、江西中南部以及两广的中北部地区,会有100~180毫米的降水,局地可能会达到200~250毫米。从短时强降水的情况来看,最大的小时降水量一般是30~50毫米,局地可能会超过70毫米。除了短时强降水之外,南方的部分地区还可能伴有一些雷暴大风或冰雹这样的强对流天气。除南方地区的强降水之外,影响南方地区的江淮气旋入海之后有一个明显加强,并且向东北方向移动,在5月5日至6日给我国东北地区带来…

为什么近期南方降雨这么多?

19日以来,强降雨不断影响江南、华南地区,多地累计降水量破4月历史纪录。为什么近期南方降雨这么多?未来还有强降水和强对流吗?监测显示,近日多地累计降雨量达100至150毫米,广东肇庆、清远、韶关、广州、惠州等地局地达300至488毫米。截至21日,珠江流域共有44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4月以来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有利于南海和孟加拉湾水汽向南方地区输送,同时高原槽和南支系统活跃,导致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频繁、降水持续时间偏长。另外,江南、华南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大气含水量丰富、不稳定能量高,导致对流发展旺盛、降雨强度大,多地累计降水量破4月历史纪录。据预报,22日起江南、华南的强降雨范围将有所收缩,但降水并不会完全休止。预计未来三天,江南东部、华南中东部仍有降雨,其中广东中南部、福建东南部部分地区还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强对…

今年华南的雨为什么又强又多?未来降水情况如何?

2024年4月20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广州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 IC 资料图近期多地累计降水量突破4月历史纪录,珠江流域北江发生2024年第2号洪水。今年南方降雨为何偏多、偏强?未来一段时间的降水情况如何?“多重因素导致近期南方降雨偏多偏强。”4月21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说, 4月以来,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同期偏强,有利于南海和孟加拉湾水汽向南方地区输送,同时高原槽和南支系统活跃,导致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频繁、降水持续时间偏长。另外,江南、华南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大气含水量丰富、不稳定能量高,导致对流发展旺盛、降雨强度高,多地累计降水量突破4月历史纪录。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地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3日,华南地区的降雨将明显减弱,但华南南部沿海部分地区仍有大到暴雨。另外,在25日前…

江西此轮强对流天气为何风力特别强?专家:多个“超级单体”形成对流风暴

江西省气象台分别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和冰雹橙色预警。4月3日江西大部分地区仍有强降雨、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江西此轮强对流天气的成因是什么?为何影响如此之大?江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金米娜告诉记者,在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处,特殊的地形导致频繁有对流风暴新生或者加强。而在江西省境内,中南部地区有相对较暖的暖湿环境。对流风暴在移动过程中,遇到萍乡、新余、南昌、抚州等地的暖湿环境,冷暖碰撞,风暴就会显著加强,形成巨大的破坏力。江西此轮强对流天气为何风力特别强?4月2日,江西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依然在持续,部分地区甚至出现10至11级雷暴大风,这又是什么导致的呢?江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金米娜表示,我们关注到,对流风暴的强度由多个超级单体形成,超级单体就可以是用来衡量对流风暴强度等级的一个分类,一般说打个雷就是一般的雷暴体导致。另外我们叫普通单体风暴,还有较强的多单体风暴,还有就是…

罕见!冰雹、冻雨、霰等七种降水相态同现湖北

记者从湖北武汉中心气象台了解到,在本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目前,湖北省出现了冰雹、雪、冻雨、霰等七种不同的降水相态。自动播放总台记者 邱天美:我现在在湖北省武汉市的道路一侧,可以看到在经过前天和昨天两场雪之后,路面上已经有了白白的积雪,但是它其实和我们以往认知的松软的雪层不同,用脚使劲一踩它是不会陷下去的,我们用手去触碰一下它,会发现这也不是一片一片的雪花,而是一些晶莹剔透的一颗颗的圆形小雪籽,这就是前两天武汉周边降雪的主要形式,就是冰粒和霰。据武汉中心气象台消息,本轮天气中,湖北省出现了冰雹、雨、雪、雨夹雪、冰粒、冻雨还有霰这七种不同的降水形态,这一现象在湖北历史上也是不太常见的。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钟敏:还是跟冷暖空气的剧烈交汇有密切的关系,这次暖空气特别强,冷空气也很强,冷暖的对峙形成了一个强烈的锋区,而这个锋区的中心就在我们湖北上空,所以才…

2008年以来最复杂春运天气出现,春运如何保障?

1月31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遭遇今冬以来最大范围、最长时间的雨雪天气过程,我国将遭遇2008年以来最复杂春运天气。据气象专家介绍,此次雨雪天气过程具有雨雪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冻雨范围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具有极端性等特点。而从时段上看,雨雪影响将从本周中后段到下周初,正是春运关键期。《新闻1+1》连线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家王丽娟,共同关注:大范围强雨雪天气,春运如何保障?大范围雨雪天气来袭,各地如何应对?自动播放1月31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遭遇今冬以来最大范围、最长时间的雨雪天气过程。恶劣天气,向来考验交通出行安全。尤其是眼下正值春运关键期,而湖北、河南等联通我国南北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也在此次雨雪的核心影响区。各地在做哪些准备?又如何应对此次雨雪天气?点击视频,了解更多信息。不少地方的日降水量或累计降水量具有极端性自…

“冷流雪”如何形成的,为何偏爱山东半岛?专家解读

今天,山东半岛地区持续了多日的降雪终于停歇了。监测显示,截至昨天(22日),威海和烟台部分地区的降雪都打破了当地最大积雪深度纪录。那么,这两个地方此次究竟下了多少雪?一组数据了解一下↓自动播放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与烟台并称为“中国雪窝”,降雪以冷流雪为主。受强冷空气影响,威海文登在12月16日至17日出现第一轮冷流暴雪,日最大降雪量达到27.5毫米,打破了山东半岛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19日至22日,文登再次出现冷流暴雪。截至22日10时,单日最大降雪量为33.7毫米,突破第一轮过程所创极值。两轮过程间隔时间短、降雪强度大,积雪深度随之加大。山东烟台也连日遭遇暴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数据显示,12月21日烟台积雪深度最大达52厘米。“冷流雪”如何形成的?为何偏爱山东半岛?所谓冷流雪,也称“冷流降雪”,它是怎么形成的?冷流雪为何偏爱山东半岛?来听专家解读↓自动播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张…

“山东半岛”宛如“北极科考”?不愧是“中国雪窝”!什么是冷流暴雪?

来源:综合央广网(记者:王迟)、新华社(记者:黄垚)、烟台文旅12月20日,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遭遇冷流暴雪。降雪景观独特,网友称“宛如北极科考”。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2月20日,山东半岛出现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威海文登降雪量26.3毫米,烟台23.7毫米。截至21日8时,文登和烟台的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气象专家提醒,降雪量大,降雪持续时间长,公众应注意出行安全。什么是冷流雪?记者从山东省烟台市气象局了解到,烟台和威海作为典型的海滨城市,由于冬天降雪较多,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雪城风貌,被称为“中国雪窝”。且两个城市的降雪以冷流雪为主,占总降雪日数的比例高达80%以上。烟台莱山机场气象统计资料显示,当地冷流雪年平均日数在39天左右。冷流雪也被称为冷平流降雪,是由于冬季黄海与渤海相对于内陆温暖而湿润,强冷空气经过暖海面,被加热加湿,到达山东半岛北部地区,被山东半岛中部丘陵地…

超20%海面被海冰覆盖,辽东湾海冰面积达历史同期最大值

受近期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渤海辽东湾海域海冰迅速发展,自12月1日开始出现后,截至昨天(20日),辽东湾海冰面积已达12月历史同期最大值。自动播放根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卫星遥感、海洋站、无人机监测等最新信息综合分析:12月20日,辽东湾海上浮冰外缘线达到32海里,分布面积达到6138平方公里。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海冰首席预报员 黎舸:这是自2001年我们有逐日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大值,未来几天随着冷空气的持续影响,辽东湾的海冰将继续发展,浮冰外缘线和海冰分布面积将可能进一步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海冰是指因气温、水温下降,直接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也包括进入海洋中的大陆冰川、河冰及湖冰,不同发展阶段的海冰,会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海冰首席预报员 黎舸:提醒海上养殖捕捞、交通运输和石油开采等部门以及海岛群众,密切关注当地冰情…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