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退役海军上将曝台“自造潜艇”缺点,岛内网友:花大钱做稻草人似的潜艇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中时新闻网4月29日报道,台湾“自造潜艇”相关问题受到外界关注,曾任台“海虎号”潜艇艇长的退役海军上将、前“参谋总长”李喜明,日前在岛内网络节目中提出对“自造潜艇”的忧虑,认为“自造潜艇”因属传统动力,必须定时上浮充电,导致它很可能被无人机压制。报道称,李喜明在28日播出的网络节目中称,自己对于传统潜艇在未来战争的角色有些担心,因为战争科技已朝向无人化发展。他称,台湾的潜艇是传统动力,需要电瓶推动,一旦电瓶没电了,就必须要启动柴油发电机,通过伸出管道到水面进气,柴油机吸气后开始运转、排气,让电瓶开始充电,等电充满后,再关闭柴油发电机。李喜明称,当年服役时就有规定,只要看到天上有飞机,就要立刻执行深潜。他说,当时一来反潜机数量少,好进行确认;二来海域大,只要躲入水面下,就很容易隐蔽行踪,所以问题不大。但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无人机价格便宜,…

台媒:不能解决缺电危机,赖清德新经济建设团队就算失败

准台经济部门负责人郭智辉 图源台媒赖清德新经济建设团队成员亮相,多为外界不熟悉的新面孔。其中台经济部门负责人郭智辉和“国发会主委”刘镜清出身业界。台湾《联合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问题很明显,蔡英文留下的能源烂摊,已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在名单发表前夕,全台电力备转容量率跌到2.8%的险境,当日股市更大跌五百多点,这都是“新内阁”即刻要拆的未爆弹。文章表示,不可否认,蔡英文留给台湾最大的危机,就是能源政策的破碎化,到了日夜难以接续的地步。台湾4月3日大地震时,台电声称因为有充沛的绿能,而得以不断电。但4月15日台湾限电危机当夜无任何天灾,只是因为太阳下山,人们开启冷气,电力马上难以为继。台电当即要求工业大户减少用电,并请求台积电启动自备发电机,才惊险度过难关。才四月中供电已如此险峻,到了六、七月,人们要如何安然度过漫长仲夏夜?文章指出,赖清德之所以要向产业界延…

将超万亿美元?多国资本盯上乌克兰战后重建“香饽饽”

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阿克萨动力”公司在欧洲、亚洲和北美都设有分部,是全世界最大的发电机生产厂家之一,客户遍布全球。最近阿克萨动力低调公布了一项人事任命,首次向乌克兰市场派驻了一名区域经理。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和平虽然还未到来,但无论战事如何终局,冲突区域的重建工作依然是一块吸引全球目光的“大蛋糕”。欧洲投资银行估算称,乌克兰战后重建的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即使算上通货膨胀因素,这个数字也是美国在二战后帮助重建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五倍。▲土官员称,土耳其企业已拿下基辅西北部伊尔平市的桥梁重建工作。图据视觉中国面对潜在的大规模基建订单,土耳其、德国、奥地利等国企业已经开始提前布局,而华尔街资本也不甘落后,开始“组局”进行项目事前规划,准备联手实业资本争夺大单。“一战后最大规模重建工作”引关注乌克兰最大钢厂:需数百万吨钢材近日,阿克萨动力宣布派…

网传青海大坝溃堤发生洪水,官方回应

从昨天夜间至今早(3月2日),个别网友在部分网络平台发布“青海洪水”“冬格措纳湖大坝溃堤”等话题,引发关注,总台记者就网友关注话题向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核实。据了解,2月18日,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冬格措纳湖水位上涨,导致闸室左侧导墙被冲毁,引发都兰县下游河道行洪压力增大,对都兰县沟里乡、香加乡、香日德镇、巴隆乡、宗加镇共5个乡镇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灾害发生后,当地组织1100余名县乡村干部群众立即开展隐患排查,联合水利、应急、交通、农牧等行业部门结合职能开展应急物资调拨、安全隐患排查、河道水位监测、疏导群众避险等工作。其间累计调拨吨袋、铅丝石笼、麻袋、发电机、棉大衣、救生衣等物资1万余件,全力保障河道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于21日完成冬格措纳湖放水闸被冲毁的导墙、放水闸导墙北侧边坡开裂缺口的封堵合龙。记者从都兰县相关部门了解到,此次灾害共造成都兰县宗加地区2户8人受灾…

青海省玛多县冬格措纳湖大坝溃堤?官方回应

从昨天夜间至今早(3月2日),个别网友在部分网络平台发布“青海洪水”“冬格措纳湖大坝溃堤”等话题,引发关注,总台记者就网友关注话题向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核实。据了解,2月18日,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冬格措纳湖水位上涨,导致闸室左侧导墙被冲毁,引发都兰县下游河道行洪压力增大,对都兰县沟里乡、香加乡、香日德镇、巴隆乡、宗加镇共5个乡镇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灾害发生后,当地组织1100余名县乡村干部群众立即开展隐患排查,联合水利、应急、交通、农牧等行业部门结合职能开展应急物资调拨、安全隐患排查、河道水位监测、疏导群众避险等工作。其间累计调拨吨袋、铅丝石笼、麻袋、发电机、棉大衣、救生衣等物资1万余件,全力保障河道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于21日完成冬格措纳湖放水闸被冲毁的导墙、放水闸导墙北侧边坡开裂缺口的封堵合龙。记者从都兰县相关部门了解到,此次灾害共造成都兰县宗加地区2户8人受灾…

长假出远门,电动车真的比燃油车“怂”吗?

开电动车上高速,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现在是长假都敢上高速。虽然极端条件下还是不行,但正常情况下电动车跑长途已经优于燃油车。文 | 尹路编辑 | 马克临近春节,人们又踏上了返乡之路。每到长假,电动车的长途出行问题几乎都会登上热搜,一到长假就挨骂已经成了电动车躲不过的一道坎,特别是每次春节长假,高速+低温的双重打击下,电动车的表现往往更加不堪,骂声就更大。特别是近期在湖北境内的高速大堵车当中,电动车为驾乘人员提供保护的时间最长也就12—24小时,和燃油车普遍可以坚持24—48小时的表现相比非常脆弱,让人们对长途出行驾驶电动车毫无信心,但现实情况真的如此不堪吗?电动车抗极限能力天然就弱首先,电动车对抗极端情况的能力天然更加脆弱,这与补能、充电无关,而是电的天然属性决定的。在大多自然灾害中,电力都是最早中断的动力源,因为电力需要依赖电网,而在自然灾害中,网络中的任何节点发生问…

首次部署归来,美国福特号航母电弹的数据,怎么还不如中国山东舰?

在地中海漂了大半年,归心似箭的福特号航母终于抵达了母港诺福克海军基地,福特号在这260天里的部署情况,也送到了美军有关部门的手里,毕竟是全球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相关数据必然是关注重点,结果看到数据后,美军也有点郁闷,怎么和蒸汽弹射型航母没啥区别啊?电磁弹射白搞了?回到诺福克的“福特”号美国东部时间1月17日,“福特”号(CVN-78)结束为期260天的部署,回到母港诺福克基地,如果翻开看看“福特”号此次远征部署的账单,不难发现,其表现在不少方面都比准备要代替的“尼米兹”级差一些。在整个部署期间,“福特”号的航程超过8.3万海里,舰载机飞行架次为10396次,飞行时间超过17000小时,累计为16351架次飞机进行加油作业,实施了43次海上补给,260天中有239天在海上航行,期间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这些数据说明,美国海军对航母水兵和舰载航空兵的训练还是可以的,但在衡量航母威力最关键的指标…

国内遭震灾时日本外相抵乌访问,日网民怒了:自民党是弃民党

【环球网报道】据日本广播协会(NHK)7日报道,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当天抵达乌克兰开始进行访问,预计她将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举行会谈。不过,日本政府此举在网络上引发争议,由于日本刚刚遭遇地震灾害,有人指责“自民党是弃民党”。当地时间6日,从波兰乘火车前往乌克兰的日本外相上川阳子。图自日本共同社NHK称,“乌克兰疲劳症”在欧美各国蔓延的背景下,上川阳子此次访问将传达日本“官民一同”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方针。预计她将与库列巴等乌方官员会谈,并出席向乌克兰提供大型供电设备的仪式等活动。关于日本外相的此次外访行程,据日方此前发布的消息,上川阳子在1月5日到18日期间预计将访问欧洲多国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在外务省去年12月28日发布的行程中,并未包含乌克兰。上川阳子访问乌克兰一事在日本网络上引发争议。截至7日,日本1月1日能登半岛地震已造成126人死亡。由于国内的地震灾害,大量日本网民对上川…

又一大国重器,交付

今天(12月28日),中国船舶广船国际为中远海运建造的6.5万吨半潜船“祥泰口”号在南沙命名交付。该船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半潜船船队再添一员猛将。今天交付的“祥泰口”号半潜船总长约231.1米,型宽46米,船上配置4台4000千瓦中压发电机组,续航可以达到20000海里,同时满足49人在船上生活及工作,首航将承担沙特阿拉伯马赞油田的海上平台运输和安装的任务。中国船舶广船国际半潜船项目经理 林九悦:半潜船载重能力达到6.5万吨,甲板面积接近两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自动化程度高,含有高精度海上动力定位系统,在海上精度能够达到0.03米,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海洋工程装备安装运输的高精度要求。半潜船被称为“海上叉车”,它能利用加排压载水的原理实现船舶的下潜和上浮,从而在海上装载不可分割的大型构件和海工装备,全球只有极少数国家有能力建造,是典型的“大国重器”。中国船舶广船国际半潜船项目经理 林九悦:…

安置点广场上的临时生活

12月21日9时许,村民们正在大河家镇安置点排队领取餐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摄作者|尹海月 实习生 梁子编辑|从玉华终于领到一顶帐篷了。12月19日下午,在家门外站了一夜后,大河家镇四堡子村的村民马学芳带着4个老人、3个孩子,住到了大河家镇文化广场安置点的蓝帐篷里。帐篷附近有十几辆救援车辆。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突发6.2级地震。截至12月21日10时,地震已造成甘肃积石山县115人遇难,784人受伤。位于县城北面的大河家镇是此次地震的核心受灾区,78人遇难。19日23时,当地气温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站在外面几分钟就手脚冰凉。即使在帐篷里,人们依然裹着头巾,穿着棉服,缩在被子里取暖。尽管帐篷里烧柴油的燃料炉灭了很多次,马学芳依然庆幸住到了帐篷。她家的房子因地震破裂、变形,除了寒冷,他们还经历了多次余震,“脚下噔噔响”。一顶帐篷里住了十七八个人。她冒着危险…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