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谁在冒充部委行骗?
类别:资讯动态_热门资讯 时间:2024/9/5 17:55:24 点击:124 标签:国务院 集团 稀土 中国 商务部 国家 财政部 嫌疑人 企业 领导 化名 声称 文件 声明 信息 资金 项目 单位 办公室 大量 招摇撞骗 部委 图源 受害人 报案 热点 费用 市场 精准 名义 中央 秘书 补贴 基层干部 地方 李鬼 公安机关 特派 公司 身份 政府 政府部门 行骗者 软件 第一书记 保密 下线 福利 民生 专项 干部 基金 县政府 陕西省 高层 课程 政策措施 工作人员 会议 产业 汇报 讲授 人员构成 报名费 机构 规划司 专员 范某阳 电子邮件 话术 全国 部门 委员会 扶贫办 委托 目的 名字 发消息 公职 滕德夫 国铁 保险费 机关 新华社 官网 政策 进一步提高 陈健文 行业协会 甘纪林 事业单位 权威 战略 机构名称 社交 犯罪分子 使用费 共同富裕 洗脑 乡村
9月2日,商务部发布声明表示:有不法分子伪造发布“商务部办公厅文件《关于以旧换新惠民款补贴发放的公证通知》”,还以商务部及其下属机构名义组织直播宣讲并收取公证费用,商务部已向警方报案。敢冒充国家部委,胆子真不小!事实上,打着大单位名义招摇撞骗的人不少。去年,就有20余家“国字头”单位发布反诈声明,包括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国铁集团、中国稀土集团、中核集团等。怎么识破这些“李鬼”?一起来看些案例。(图源:商务部官网)这些招摇撞骗的“李鬼”,擅长“拉大旗作虎皮”。他们自称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给自己叠上“公信力buff”。对一些不明真相的企业和基层干部群众来说,哪怕心里犯嘀咕,可真要去打听“领导”背景,毕竟也是个难办的差事,这就让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机。“李鬼”往往紧跟政策热点。为让骗局看上去更真,他们经常从最新政策文件入手,以热点由头编织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