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首位脑机接口人类受试者或已康复,思考即可操控鼠标

马斯克透露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首位人类受试者的最新进展。2月20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的一场Spaces直播活动中透露,Neuralink的首位人类受试者“似乎已完全康复,没有出现我们所知的不良反应。受试者只需要思考就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移动鼠标”。马斯克还表示,Neuralink现在正试图让受试者尽可能多地点击鼠标按钮。该名受试者在20多天前接受了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1月30日,马斯克宣布,29日首位人类接受了Neuralink的植入,目前恢复良好。初步结果显示,神经元尖峰检测很有希望。随后马斯克补充说,“只需思考即可控制你的手机或计算机,并通过它们来控制几乎任何设备。最初的使用者将是那些失去四肢的人。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史蒂芬·霍金的沟通速度比打字员或拍卖师更快。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据马斯克介绍, Neuralink的首个产品名叫“心灵感应”(Telepathy)…

断崖式衰老,断的哪个崖?

不想变老的壹读君|大饼子“一到这个年纪,会断崖式衰老”、“断崖式衰老判若两人”、“突然断崖式衰老,被认成退休阿姨”……要说什么话题跟所有人都息息相关,“衰老”肯定占一个。而要是给“衰老”也建个热搜榜,从去年以来,“断崖式衰老”必定榜上有名。围绕“断崖式衰老”,分析原因的、支招的、打广告的……虽然“断崖式衰老”不是空穴来风,但是,24岁、25岁、34岁、36岁……网上关于“断崖”的年龄点一抓一大把,到底该信哪个?图源:图虫创意断崖式衰老,断的哪个崖?首先,断崖式衰老不是伪概念,但也不必过度焦虑。因为研究方法不同,再加上衰老本身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关于断崖式衰老有不同的解释,更有不同的时间节点。比如,201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4263名年龄在18-95岁的受试者的2925种血浆蛋白的分析,发现人体内的血浆蛋白质水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非线性的起伏变化。其中,34岁、60岁…

断崖式衰老,断的哪个崖?

不想变老的壹读君|大饼子“一到这个年纪,会断崖式衰老”、“断崖式衰老判若两人”、“突然断崖式衰老,被认成退休阿姨”……要说什么话题跟所有人都息息相关,“衰老”肯定占一个。而要是给“衰老”也建个热搜榜,从去年以来,“断崖式衰老”必定榜上有名。围绕“断崖式衰老”,分析原因的、支招的、打广告的……虽然“断崖式衰老”不是空穴来风,但是,24岁、25岁、34岁、36岁……网上关于“断崖”的年龄点一抓一大把,到底该信哪个?图源:图虫创意断崖式衰老,断的哪个崖?首先,断崖式衰老不是伪概念,但也不必过度焦虑。因为研究方法不同,再加上衰老本身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关于断崖式衰老有不同的解释,更有不同的时间节点。比如,201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4263名年龄在18-95岁的受试者的2925种血浆蛋白的分析,发现人体内的血浆蛋白质水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非线性的起伏变化。其中,34岁、60岁…

研究显示:喝牛奶拉肚子或许也应坚持喝

作者:赵熙熙本报讯 《自然-代谢》1月2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牛奶摄入增加与无法产生乳糖酶的成年人的2型糖尿病风险下降有关。该研究在乳糖酶缺乏的个体中发现,牛奶摄入增加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组特定菌种和循环代谢物的水平,这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有关。之前的研究表明,乳糖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rs4988235基因型决定了个体成年后是否能持续表达乳糖酶。持续产生乳糖酶(AA/AG基因型)的个体成年后很容易消化高乳糖酶的乳制品,如牛奶;而非持续产生乳糖酶(GG基因型)会导致乳糖酶缺乏,很多情况下会引起乳糖不耐。美国纽约州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科学家Qibin Qi和同事,在时长6年的中位随访过程中分析了西班牙裔社区健康研究/拉美裔研究(HCHS/SOL)的12653名受试者的宿主基因型、肠道微生物组和血液代谢物水平。研究人员通过两次24小时饮食回顾,即受试者被要求回忆他们在24小时内摄入的全部…

首个基因编辑疗法获批,定价超千万,我们离基因治疗时代还有多远?

图源:pixabay撰文丨周叶斌●  ●  ●2023年12月8日,FDA一次批准了两个针对镰状细胞病的基因治疗,其中有首个基因编辑疗法——同时也是首个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疗法[1]。自上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起步后,基因治疗一直是最被人们畅想的医学方向。但基因治疗此后却历经波折,199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导致18岁受试者Jesse Gelsinger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更是让基因治疗经历了多年冷遇。可近年来,属于基因治疗的CAR-T肿瘤免疫治疗深刻改变了血液瘤的治疗格局;针对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治疗Zolgensma自2019年上市后为超过3000名患有这种“绝症”的患儿带来希望,2022年更是全球销售额超14亿美元,证明基因治疗完全可以取得商业成功[2]。甚至连FDA这类监管机构也在为可能出现的基因治疗井喷而招兵买马,严阵以待[3]。一切似乎都预示着,基因治疗的时代真要来了。最适合基因治疗的…

卷到崩溃与疲惫,这届中小学生开始靠咖啡续命了…

“每天孩子只能睡6个小时,太心疼了。”这句话来自于武汉妈妈林珊,林珊的两个孩子纷纷就读于体制内学校。老大正在上初中,老二还在念小学。前段时间,“取消课间十分钟”的新闻引起广泛热议,林珊表示并不见怪,“据我所知,很多学校早就这么做了。”但不见怪并不代表认同。相反,林珊对课间十分钟的消失感到深恶痛绝,“课间十分钟的消失其实跟部分家长有关,之前有小朋友在课间受伤了,家长闹到学校,为了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很多学校就出了此政策,但这种一刀切的政策根本就是懒政,最后受害者还是学生。”虽然老二就读的学校为武汉市第一梯队,当初也是好不容易进来的,但是林珊决定明年带老二转轨双语学校。为了转轨做准备,周末的时候,除了“鸡”英语,林珊带着老二“疯玩”,骑行、去公园玩滑板、露营......老二年龄还小,尚可以逃离内卷,但最让林珊感到无奈与心疼的还是老大Max。“没有办法,哥哥都快中考了,…

只有1人的临床试验:花1600万,8天后死亡,NEJM公布最新尸检报告

本文作者:陈焰汐2023 年 9 月 28 日,NEJM 刊载一篇「死亡报告」:一名 27 岁男性在入组某临床试验的第 6 天心脏骤停,第 8 天死亡。论文截图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篇极尽科学与前沿的论文背后,是一名哥哥 5 年的努力。为了给身患绝症的弟弟开发一款独一无二的「新药」,他集齐全球顶尖医学专家,拿到巨额投资,开展了「仅有一名受试者」的临床试验。身患罕见病的弟弟时间回到 2018 年。某天,还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攻读研究生的理查德(Richard Horgan)偶然看到一则这样的新闻。一名 6 岁女孩罹患致命性神经系统罕见病,保守治疗效果甚微,生命危在旦夕。在她的家人的不懈努力之下,来自顶级儿童医院的医学专家仅用 10 个月时间,就为女孩开发出了「定制化」治疗药物,并迅速改善了女孩的症状。这一奇迹般的事件一时间[1]被全美媒体争相报道,女孩的治疗经过也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 NEJM 上[2]。在普通人眼中,这可能…

多国竞相开发“人造子宫”技术,1000万早产儿可受益

文/虞梦奇 凤凰网《CC情报局》特约撰稿员核心提要:1. 今年9月20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召开会议, 讨论了能否使用“人造子宫”进行早产儿的全球首个人体实验,最终未能按既定日程投票,“人造子宫”技术应用于人类受试者之前,还有包括技术与伦理等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来解决。2. 2017年,费城儿童医院进行的羔羊“人造子宫”临床实验,测试了8只早产羊,实现正常生长,健康指标平稳,鲜有并发症。这些实验羊发育四周后被实施了安乐死。在9月20日的讨论中相关人员透露这项技术目前非常稳定,专家们同意开发“人造子宫”技术至关重要。3. 早产是一个巨大的全球健康问题,出生越早,死亡或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早产占婴儿死亡的16%,重要器官的发育问题。2020年,全球约有1340万例早产,2019年与早产相关的并发症导致约90万人死亡。4. “人造子宫”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已经遍地开花,西班牙、日本、澳大利…

这个女孩声称找回了自己的前世记忆,科学家这样说

导语:始于 1952 年 11 月 29 日的一个故事,让很多美国人在随后的几年内坚定不移地相信前世和来生的存在。弗吉尼亚·泰伊。图片来源:Denver Public Library莫里·伯恩斯坦(Morey Bernstein)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位商人,但他在当地还有另一个身份——小有名气的业余催眠师。他花了很长时间自学和练习催眠术,并通过催眠治好了不少当地人的疑难杂症,比如失眠、焦虑、头疼、口吃等。很多人都会找他帮忙,甚至连当地医生都曾邀请他帮忙治疗癔症患者。伯恩斯坦(左)正在催眠别人。图片来源:Denver Public Library而伯恩斯坦也通过这些机会,在不同的催眠尝试中磨练自己的技艺。但他在 1952 年 11 月 29 日开启的一次催眠,以及后续的一系列催眠,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他这次的催眠对象叫弗吉尼亚·泰伊(Virginia Tighe),是一位家庭主妇。一开始,伯恩斯坦试图通过催眠让泰伊回忆并体…

女性衰老“时钟”有望被拨慢

【医线传真】◎本报记者 张佳星近日,《细胞》旗下《医学》(Med)杂志在线发表了我国学者关于女性衰老规律、变化表现等的最新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中国女性衰老过程中激素水平、免疫能力等方面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中,我们发现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个体的多个衰老指标发生‘年轻化’,衰老的‘时钟’一定程度上被拨慢了。”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张维绮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研究建立了中国女性的多层次复合时钟,如面部时钟、激素时钟、免疫时钟等,通过时钟进行多个维度的衰老评估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据介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衢州市人民医院联合研究团队建立了涵盖20—66岁中国女性的自然人群队列,要求志愿者长期在本地居住、无重大疾病、规范饮食和作息等,以降低自然衰老以外的因素对研究带来的影响。锁定研究队列后,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受试者…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