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非升即走”你怕了吗

类别:资讯动态_热门资讯   时间:2024/3/17 8:01:24   点击:98   标签:科研 高校 学术 教学 人才 教师 论文 制度 社会 过程 科研成果 能力 高水平 高校教师 科研工作 体系 课题 青椒 青年教师 中国 评价 视觉 走样 因素 图源 指标 晋升 数量 问题 规划 全面 活力 舆论 距离 校方 职称 竞争性 聘期 称号 身手 标准 群体 又称 副教授 学校 成员 环境 情况 研究生 母校 方式 鲜花 职业 来校 光环 偏差 掌声 幸福感 博士 原因 成果 基础性 方面 学生 团队 关系 人事管理 科研经费 影响力 关键因素 劣者 通过考核 庸者 用人 潜力 热情 水平 人才队伍 文化 平者 人情 机制 规定 大学 热议 手段 局面 周期性 现象 规则 导向 程度 学缘 负面 变形 争议 意义 内容 模式 热点

“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满五年,如未能晋升副教授(已达副教授任职条件因指标原因未晋升除外),本人需服从学校安排转到后勤、保卫等服务保障岗位。”近日,某高校于2021年发布的一则规定在网上引发舆论热议。校方回应,该规定已于2023年6月作废。此事让人们再一次关注到大学青年教师群体(又称“青椒”)的生存发展状况。所谓“非升即走”,一般指青年教师在入职高校时,会被给予一个几年的服务期,其间需要通过聘期考核来“晋级”,如不达标就要离职。除了直接离职之外,还有的是间接转向专职教学岗、行政岗等,视不同学校情况而定。那么,“非升即走”的制度设计为何让“青椒”感到焦虑?图源:视觉中国一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源于海外高校的“非升即走”政策被引入中国高等教育界。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始实行新进教师“非升即走”制度,并陆续衍生出“非升即转”“短聘”“低聘”等折中式手段。作为一种竞争性的…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